來源: 東方城鄉報 2022-06-21 09:26:42
“多虧了鎮農辦幫忙,插秧機手總算補齊了。”站在伏虎村宣家組的田邊,上海嘉錢農機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嘉錢合作社”)負責人潘發亮氣定神閑地說。原來,每年嘉錢合作社承擔著徐行村、小廟村、伏虎村等8個村8000多畝農田的插秧工作,需要10多個插秧機手,今年受疫情影響,部分插秧機手無法按計劃上崗,社內只有3個插秧機手可用。眼看著秧苗的插秧期就要到來,萬一錯過,徐行鎮的水稻產量都會受影響,這一度讓潘發亮心急如焚。
嘉定區徐行鎮農辦獲悉后,當天啟動并落實先前制定的應急預案:區鎮村三級聯動、內助外源雙管齊下,一是鎮內統籌東西片服務面積和現有機手,二是向區農業農村委申請行家里手支援作業,并應急挑選增訓年輕機手。
王宜晨和朱超是本次增訓的新機手,主要負責伏虎村500多畝農田的插秧任務。兩人雖是鎮農辦的工作人員,但并沒有真刀真槍地開機器插過秧。為此,嘉定區農業農村委相關部門的培訓老師特地對他們進行現場授課指導。
“第一天下地時很緊張,前天晚上做夢都是在插秧。”王宜晨打趣道。有一次王宜晨駕駛插秧機時,怎么也不敢爬高坡,擔心翻車,一旁的農戶們根據經驗指畫行車路線,提醒他手腳配合,費了好長時間終于成功爬過高坡。“事后想來還真有趣,這種看似簡單卻富有技術和膽量要求的駕駛方式,不親身體驗根本感受不到。”
兩人連續幾日一早6點開工,除了吃飯幾乎都在田地里,一直忙到傍晚6點多,為了趕進度有時還要給自己“加餐”。幾個烈日把兩個90后年輕人炙烤得黑了許多。朱超坦言,和老師傅相比,他們速度還是慢了些,想從熟手成長為能手還需積累。
相比新手,李雪東則顯得熟稔多了。他是徐行鎮和橋村的插秧機老手,自插秧工作啟動,他每天凌晨4點半起床,6點前到達農田,衣服每天都被汗水浸透,有時太陽曬得插秧機座位燙屁股,他索性就站著開,飛濺的泥漿水沾滿全身,臉上也沾滿了泥點子。但老李絲毫不在乎,他表示農活就是越熱越要干。
每年這個時候,老李本就最為忙碌,不過今年的忙碌又增添了幾分,干完自個兒村的插秧就得忙不迭地趕去其他村幫忙。當初聽說要給鄰村插秧時,老李二話不說就同意了,“農時不等人,這個時候正是搶時間搶季節,當農民的都懂,秧苗過了25厘米,插秧機裝填就不方便了。”
據了解,和橋村現有3個插秧組,共6臺插秧機,除原有的1800畝外,此次還承擔紅星村、曹王村、勞動村共計1300余畝插秧任務。“我們都是熟練工,只要機器不出故障,一天干個七八十畝不成問題。”李雪東信心滿滿地說。
據悉,今年徐行鎮機插秧面積約11600畝,預計6月中旬可完成。
潛山召開農機農藝融合示范基地建設暨無人駕駛插秧機演示觀摩籌備會
@農機手們,辛苦啦!
【寶雞三夏進行時】一位農機手的糧食安全觀
跟著農機手 一路看夏收
公安機關打擊電詐如何以變應變
“麥客”跨區 知天而作——氣象部門打造夏收農機手專屬服務
三代農機手話麥收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