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機工業協會2022-08-03 15:06:54
原標題:智能拖拉機是重點!教育部:開展高校科技助力智慧農業示范工程!
7月26日,教育部召開“教育這十年”“1+1”系列發布采訪活動第九場新聞發布會,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司長雷朝滋介紹了高等學校鄉村振興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實施進展情況。
雷朝滋表示,目前已經梳理形成了578個高校科技支撐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同時,教育部擬于近期開展“十四五”高校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示范工程項目。示范工程旨在總結前期工作經驗基礎上,充分發揮高校科技人才優勢,研發新技術、探索新機制,形成可示范推廣的典型經驗,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助力鄉村振興水平,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人才支撐。
具體而言,一是開展種業研發示范工程。為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必須不斷提升種業創新水平。加強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種業研發示范工程將針對主要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畜禽水產等開展品種創新,因地制宜,突破品種創制、規模制種等環節的關鍵技術,確保增產增收,提升經濟效益。
二是開展智慧農業、綠色農業示范工程。圍繞農業創新發展新需求,開展智能拖拉機、無人機等農業裝備研發,推動農產品種植養殖、儲運及加工智能化;利用農業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提供精準農業信息服務,實現農產品生產、交易、加工、物流、倉儲全環節協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聚焦農業重大病蟲害防治、動物疫病防控、化肥農藥減施增效、農業廢棄物管理等需求,通過微生物農藥技術、疫苗研制等手段,支撐農業綠色發展。
三是開展一二三產業融合示范工程。引導高校緊緊抓住鄉村旅游、休閑農業、文化體驗、健康養老、電子商務等在農村蓬勃興起的新產業新業態,通過現代化的生產技術、信息技術、溯源技術等,提高農產品現代化加工與質量安全水平,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流通業;通過智慧旅游、虛擬現實等系統建設,提升鄉村吸引力、知名度,推動鄉村現代服務業發展,拓展鄉村產業發展空間,促進產業增值增效。
四是開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工程。建立高校對接服務農業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長效機制,通過“揭榜掛帥”“賽馬制”等方式,理清農業農村發展過程中各主體的需求,實現高校科技產出與農業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精準匹配;積極推動科技成果實現市場價值,激發高校科技創新促進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利用數字鄉村建設契機,完善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推動更多農業科技成果惠及民生。
五是開展鄉村振興人才培育示范工程。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健全高校專業技術人員到鄉村掛職、兼職和離崗創新創業制度,促進高校不同學科、專業的人才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投身鄉村建設;加大涉農高校、學科專業建設力度,推進涉農高端人才培養,加強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生產經營人才、公共服務人才培訓,為鄉村振興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人才和智力支撐。
雷朝滋表示,鄉村振興是一個系統工程,高校科技創新可為農村產業發展提供有效技術供給、有力人才保障,從而促進產業興旺,帶動鄉村全面振興。“十四五”期間,教育部將通過開展高校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示范工程項目,引導各高校充分發揮科研優勢、人才優勢,在高效育種、智慧生產、現代化加工等農業前沿領域加快部署,加快關鍵技術研究與轉化,幫助深挖農業農村多元功能和價值。
鎮寧革利鄉:“文 茶 風”特色鄉村旅游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國家統計局:全國大型拖拉機2022年6月產量同比增長28.1%
2022年部分重點農機流通企業交流座談會在武漢順利召開
2022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智慧農業論壇在北京召開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