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農視網 2024-05-31 15:56:06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提問
&
解答
Answers
網友
網友提問:
我從小就比較內向,最近參加了很多面試,讓我覺得這種性格很吃虧。
內向的人很難成功嗎?我是不是要努力變成外向的人呢?
本期心理師
萌主:
國家心理咨詢師
心理咨詢師萌主解答:
現代社會,在各種面試、競聘、演講中,外向的人更容易脫穎而出。也難怪很多內向的人都感到困惑:是不是要變得外向才更容易成功?
那么,心理學是如何看待內向的呢?
著名心理學家卡爾·榮格早在1913年就提出了內傾型和外傾型性格,這也是心理類型的早期系統研究之一。他認為,內向的人傾向于關注自己的內部世界,包括思想、情感和夢想,而外向的人則更關注外部世界,如社交活動和外界環境。
但無論內向還是外向,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和挑戰。
《關懷你身邊的內向者》的作者、作家喬納森·勞赫在研究中指出,內向的人往往在尋求深度和意義方面表現出色,更善于處理復雜的思想和情感,這使他們在藝術創作、哲學思考和科學探索等領域具有獨特的優勢。

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榜排名第一的《內向性格的競爭力》中,蘇珊·凱恩寫道,雖然內向的人在工作、生活中往往因為安靜而被忽視,但卻以其深思熟慮和敏感細膩的特質,在許多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由此可見,重點并不是內向的人如何變成外向,而是要找到內向的優勢。
很多行業適合內向的人,而其它行業內也有一些崗位更適合內向的人。就連一般人們認為最需要號召力的領導者,也并非全是外向者的天下。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說:“半個世紀里,在我所遇到的或者共事過的最高效的領導者中,有的喜歡自己鎖在辦公室里,而其他人則極愛交際。”而羅斯福、甘地等領袖都把自己描述成內向,甚至是害羞的人。

但回歸現實,現在人們是否更關注健談的人?是否會習慣性地認為能言善辯的人要比沉默寡言的人更聰明?甚至很多辦公室也被設計成適合外向者的開放式。
因此,本身就是內向者的蘇珊·凱恩呼吁社會要重新審視對外向的過分推崇。世界上有1/3的人是內向的,人們低估了內向的價值,內向的人也因此忽視了自身獨特的力量。
最近一個網友分享了在國外工作時遇到的新鮮事:TA鼓勵每個同事都在會上說出自己的想法,但卻被告知,有些同事并不想公開發言(他們可以用別的方式提出建議),要尊重這部分同事的訴求。這說明職場已經開始有所改變了。

當然,我們并不是要說內向比外向更優越,更不意味著否定外向的人所擅長的溝通、交流、合作。史蒂夫·沃茲尼亞克獨自一人在惠普公司的一個小房間里,發明了第一臺蘋果電腦。正是這樣一個內向的他,和非常善于表達的史蒂夫·喬布斯強強聯手,共同創建了蘋果公司。
所以,內向者要做的不是把自己變外向,而是明白自己的優勢,找到自己的賽道。社會也應當承認個體差異和每種性格的獨特價值。無論內向、外向,還是處于兩者中間的人,都應該擁有自己的舒適地帶,也有自己的用武之處。
文末點亮“在看”,與朋友們共勉。
E
N
D
(點贊,收藏,轉發,關注。收看收聽更多《阡陌的述說》文章,請關注農視網微信公眾號、視頻號。)

來源 |?農視網(ID:nongtv)
作者?|?萌? ?主(國家心理咨詢師)
設計?|?賀???臣
圖片?|?千圖網
主播?| 辛嘉寶
攝像?| 梁貴權
編輯?|?李? ?滟
責編 | 康軒山??
主編?|?張? ?瑋

點擊下方公號名片,閱讀更多權威資訊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