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掌上敦煌 2024-07-15 13:47:56
近年來,敦煌市搶抓機遇,立足特色產業和資源稟賦,通過盤活鄉村農業景觀資源、生態資源、村落資源、文物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全力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跑出了鄉村振興“加速度”。



今年,敦煌市結合農村實際打造了“敦煌宿”品牌,推動農村環境蛻變、特色產業嬗變、美麗鄉村蝶變。目前,“敦煌宿”第一批上線院落達36家,不僅帶動村民就業增收,還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

敦煌宿杏苑6號院負責人馮國洪說:“‘敦煌宿’上線運行以來,我們每天的游客接待量能達到70%以上。在打造‘敦煌宿’過程中,我們堅持把民宿產業與地域特色相結合,積極探索推出民宿+文化+休閑+美食等休閑鄉村旅游模式,讓游客來到敦煌看得見山水田園、記得住鄉愁、留得住鄉情?!?/p>

四川游客鄧女士說:“‘敦煌宿’入住起來特別地安靜舒適,這里邊的建筑也特別地具有大西北的獨特風格,它周邊的空間也特別大,入住起來身心都感覺特別地放松?!?/p>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靈魂,也是根本。近年來,敦煌市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的根與魂,將敦煌非遺文化、院校美術教育、研學旅游體驗有效整合,推動文化研學與旅游市場接軌,形成了文旅融合發展格局。目前全市共有16個研學基地,70余套精品研學課程,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喜愛敦煌藝術的人前來學習體驗,還帶動了村民個體和集體經濟發展壯大。

研學學子楊明軒說:“敦煌藝術源遠流長,這些寶貴文化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傳承下去?!?/p>

莫高里工匠村研學中心負責人張慧綺說:“今年,我們結合敦煌宿、田園采摘同時結合敦煌藝術做了相關的工作,我們初心就是讓敦煌農村也能夠參與旅游、受益旅游,把我們鄉村建設得更加美麗,讓老百姓生活得更好,讓外來的游客來到敦煌能夠獲得更多的體驗感和滿滿的收獲感?!?/p>




敦煌市還形成了以觀賞農村田園風光、歷史文化遺址為主題的觀光游覽型模式,以采摘體驗、購物旅游和農事參與為主題的參與體驗型模式。同時還以民間傳統節慶活動為載體,大力宣傳敦煌曲子戲、社火表演、農耕文化。通過舉辦葡萄節、杏花節、梨花節等,借助敦煌文化、邊塞文化、非遺文化等元素,讓農業、藝術與旅游深度結合,從而打造出圈的敦煌“藝術農業”新名片。


以現代農業為基,以休閑旅游為形,以特色文化為魂,促進農文旅高質量融合發展,已成為助推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村共同富裕的新引擎。據了解,2024年我市累計接待游客304.94萬人次,相比2023年增長28.86%。截至2024年7月6日我市六大景區接待游客突破300萬人次。下一步,敦煌市將繼續著力打造農文旅融合特色項目,構建多點開花、多業融合、串珠成鏈、連線成面的農文旅發展格局,不斷滿足多樣化的群眾需求,推動敦煌市農文旅融合發展行穩致遠,在促進鄉村產業振興和農村農民共同富裕中發揮更大作用。(秦美娜 唐小艷 李瑞瑞)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