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天下普安 2024-07-15 13:48:40

近年來,青山鎮高箐社區搶抓東西部協作契機,牢牢樹立“組織振興引領鄉村振興”理念,堅持黨建引領,持續在強組織、優治理、興產業、美村莊上下功夫,高質量打造沙坑組、水淹坪組鄉村振興示范社區,有力推進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繪就了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圖景。

時值仲夏,清冽甘甜的泉水從沙坑組碧綠的夜郎潭中汩汩冒出,順勢流進村里的淡水魚養殖基地,釣魚愛好者在規范的釣臺上拋竿入水,悠然自得地垂釣。沿岸的白色雕欄、村里的各式建筑、新建的亭臺樓閣倒映水中,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鄉村田園畫卷。
“黨員帶頭配合我們開群眾會,國家撥款來把我們這里廁所、豬圈修好,還搞起了旅游,修建了停車場,這里發生了大變化,老百姓也高興。”高箐社區沙坑組組長秦成坤說。
高箐社區“農旅+”項目聚焦農旅融合發展,精心布局了7個議事亭,不僅為村民提供了休閑聚會的好去處,也促進了鄉村治理的民主化進程。650米的人行步道蜿蜒于田野之間,串聯起自然與人文的和諧之美。尤為引人注目的是,150畝土地上種植的7500株櫻桃樹長勢喜人,展示著春天的花海與夏日的碩果,將為鄉村旅游增添無限魅力。此外,新建壩基、曬谷場、公廁等基礎設施的完善,進一步提升了鄉村的服務功能和旅游吸引力。

“這里環境很好,不用打傘,還有涼亭,水質好,魚質也很不錯,吃起來也好吃。”游客張勇說。
產業興旺帶動鄉村振興。在產業發展上,高箐社區流轉土地97畝,采購魚苗16667斤,項目實施主體為高箐社區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資金注入合作社后,按照市場化運作模式,采取“黨總支+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農戶”的方式組織實施,通過分紅和帶動就業的方式,帶動農戶發展增收,壯大村集體經濟,利益聯結采取“效益分紅”的方式進行,按照項目實際生產純利潤進行股比分紅,80%由村集體經濟用于差異化分配,20%用于鼓勵養殖大戶和壯大村集體經濟。蜂糖李、葡萄產業的相繼投產,為村民開辟了增收新渠道。
“我家就是本寨的,在這里負責管理這個魚塘,工資他們給的是20%的股份,管好了收入就更多。”高箐社區淡水魚養殖項目管理人員秦文波說。
同時,通過建立“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制度,將黨小組建在示范點內,強化基層治理,確保鄉村振興各項任務落地見效。每季度開展的“十星級”戶評定掛牌活動,更是激發了村民參與鄉村建設的熱情,形成了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并開展環境整治,墻面粉刷、瓦面翻新、堡坎加固等工程,更是讓古老的村落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目前我們的產業主要是刺梨,還有葡萄、蜂糖李,現在的這個淡水養魚,主要是黨員干部帶頭干,以黨建引領的形式引進東西部協作項目資金,我們主要目標就是打造一個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產業興旺,農民富裕的新農村。”高箐社區副書記余昌榮說。
目前,青山鎮高箐社區村集體經濟積累已達330萬元,高箐社區的鄉村振興實踐,是黨建引領促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是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典范。隨著各項工作的深入推進,這里正逐步成為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富的鄉村振興新樣板。
?
來源:普安縣融媒體中心
記者:謝紅梅? ?于澤江? ?趙月
編輯:馬菁菁
一審:譚化文
二審:王雙全
三審:黃太富
投稿郵箱:3510946700@qq.com ??聯系電話:0859-7234012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