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數字鄉村頻道 2024-10-17 10:36:20
廣元鄉村行
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王勛煜
6月初,農歷的端午還沒有到,我又一次來到四川,第一次來到廣元,具體說,是廣元的鄉村,來看看。記得狄更斯的《大衛科波菲爾》里描述主人公去倫敦,是去看看世界,我覺得我到廣元也是去看看世界,是從擁擠喧鬧的大都市去看看那里的世界。
一、從城市與鄉村的對比中找到發展點
從1993年來到北京,我一直在這里生活到現在。當時的人們更習慣于從小地方到大城市的遷徙,尤其是北京戶口很有吸引力,大城市的戶口和工作機會曾經附帶著很多的榮耀和尊嚴,就像一個學生考上了北大清華,回到故鄉似乎能帶來一種榮歸故里的感覺。而如今改革開放40年,情況似乎有了很大的變化。比如我,比如我身邊的人,對于來北京這樣的大城市生活似乎已經沒有了以往的向往了。其原因可能有很多方面,比如旅游的增加減淡了好奇感和神秘感,城鄉的差距減少沒有了那么大的生活落差,北京的高房價讓人壓力山大望而卻步,空氣、水、交通等環境的惡化等等。總之,我外甥大學畢業后的工作首選并不是北京這樣的大城市,而是去了北部邊城綏芬河,現在的事業發展和生活質量都很滿意;我的生活在北京的親朋好友,到了周末都往鄉下、水邊、山上跑,去種菜、采摘、釣魚、爬山等等,有的就是去發會兒呆,吸吸新鮮空氣。從擁擠喧囂走向安靜寧靜,不只是環境的變化,更是心境的調整,是治愈系的“新時尚”。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城市周邊的鄉村游現在很紅火。一周2天的假期,特別適合上班族的周末去處,距離不算遠,時間也合適。
位于四川北部山區的廣元市,那里的鄉村有山有水,而且基本都建在山上,錯落有致,站在不同的地方都是一個獨特的角度,都會看到不同的美景,可以說特別“有的看”。這次出行是工作,所以緊鑼密鼓地走訪了好幾個鄉鎮。這些鄉鎮在外形上的美也有不同的層次。比如,光榮鄉的扶貧搬遷房,都是統一的設計風格,每一戶都有一個院子,避免了過去的隨意建設的鄉村房子的“亂、大、空、高”的普遍問題。民居不是樓房,室內不空,有人有物,房與房之間留有活動空間,像中國畫的留白,充滿了足夠的詩意和美感。房子的風格是傳統的川北民居,黑白相間房頂的灰瓦掩映在綠水青山和藍天白云之間,置身其中就彷佛到了歐洲的瑞士。而建在山頂的羅圈巖村、白虎村更是美出了新“高度”,因為海拔1000多米,雖然是在蜀地的盛夏,卻涼風習習,云淡風輕,是附近省市的避暑勝地。羅圈巖村的嶺上民居,一擺一設都那么精致,又不失鄉村特色,一草一木都種出了詩意。山區的鄉村依山就勢,置身行駛的車中,這些房屋一會兒在上邊,一會兒在下邊,就像鑲嵌的寶石,和云彩里的圖畫。也許陶淵明描述的“桃花源”,在真實的場景里也不過如此。
而在這里“有的看”的還有更多,想象一下四季的不同,不同的樹開不同的花,結不同的果,不同的菜也有不同的節令,都帶來不同的美景,四季的美景各有不同。這樣的景色滿足了我們的眼目,讓我們一見鐘情的還有四川的美食。
川菜是中國菜的重要品系,而農家院的川菜又與大飯店的有區別,對味蕾的調動和誘惑是四川鄉村游的又一大特色。這是我此次廣元鄉村行的又一大體驗——就是“有的吃”。川菜的麻中帶辣,辣中帶香,不同的農家院有自己獨特的吃食,獨特的做法,你吃的東家的臘肉和西家的臘肉可能口味不一樣的,同樣的土雞,東家配的土豆,西家配的干豆角,口味也不一樣,不僅有麻辣,也有原汁原味的剛剛從菜園子或野地里采的新鮮蔬菜野菜,用開水焯一下,放在你面前,你可以直接吃,也可以蘸他們自家的豆豉辣醬,如此描述著,我的口水都出來了。有的吃的還不止這些,還有山里四季不同的山貨和水果。比如核桃、梨、杏、李子、獼猴桃等。我們這個季節就吃到了最新鮮的油桃和李子。看到了成長中的獼猴桃。廣元的獼猴桃品種和品質都不同于其他的地方。在這里的緯度,在海拔600多米的山里,最適合這里的獼猴桃品種生長,這里的黃芯獼猴桃,甜度和口感都是很優質的,盛產期是每年的9月。現在適合這種獼猴桃的地方,都建了生產基地和物流加工廠。羌脆杏也在掛果期,成熟期應該在7月。我們看到的果園還進行了“富硒”改造,以后出產的杏,是“富硒杏”。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勤勞樸實的當地人為了加快鄉村的發展也引來了很多的外腦和外資。在曬金村我們遇到了來自浙江的張安,他是2008年四川地震的時候來救災的,之后就留在這里,現在投資建了生態羌杏園,帶領當地的農戶入股,帶動了留在村里的村民有事做,有錢賺。滿山的桃子正在盛果期,我們幸運地飽了口福,剛采摘的桃子就像18歲的少女滿臉都是膠原蛋白,飽滿的果肉,汁濃味美。
作為游客,來到這里有的吃有的看,已經是很滿足了。更錦上添花的是廣元的空氣,當地的人告訴我們,他們的空氣質量全年360天優。我們好奇地問,那5天是什么天氣?他們幽默的說,其實也是優,只是廣元的人不好意思說出來。哈哈。
城市的人到鄉村,圖的不就是從快生活到慢生活,從擁擠到幽靜,從灰蒙蒙的天到藍天白云,從空氣的不清新到清新的轉換嘛。鄉村對比于城市,做到這些應該就應該達到了及格+的成績。
二、從這里的鄉村和那里的鄉村的不同中放大發展點
CCTV-7的欄目《美麗中國鄉村行》已經創辦很多年了,“中國的最美鄉村”也評選到了第五屆。2017年度的最美鄉村包括陜西的梁家河村、安徽的小崗村、云南的曼遠村、浙江的洞背村等。從這個名單中我們不難看出,這些鄉村都有自己的獨特性。
除了吃喝玩樂住購娛的基礎建設外,不同的鄉村根據自己的自然環境、發展狀況、生產生活、歷史人文優勢等,都在尋找不同的發展突破口。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鄉村也形成了很多不同風格的名村名鎮,比如旅游資源型的江南小鎮烏鎮、歷史資源型的平遙古城、產業特色的華西村、橫店,紅色旅游的梁家河、韶山,購物特色的白溝、佛羅倫薩小鎮等等。
這些名村鎮的成功無不體現著特色。什么是特色呢,就是這里與那里的不同,這里的某一方面的不可取代。
作為一個北方人,我不遠千里地到四川廣元,我一定希望看到的是和北方不同的鄉村,吃到在其他地方吃不到的不同的川菜,看到接觸到地道的四川人。如果和其他地方的雷同,和北京郊區的雷同,和浙江的雷同,和陜西的雷同,我為什么要去那里呢。這就是特色吧。
從這個鄉村到那個鄉村,圖的不就是看的不一樣,吃的不一樣,買的不一樣,玩的不一樣,體驗學習的不一樣的“不一樣”嘛。鄉村對比于鄉村,做到這些就應該達到了優秀+的成績吧。
三、當鄉村變成向往的地方 向往的生活
海子曾經感嘆過一種生活的向往和幸福的心境,那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有個電視節目《向往的生活》描述的是:面朝青田,聽夏蟬輕吟。展現的其實是樸實不過的鄉村生活。主人是黃磊和何炅,他們養雞養羊種菜種田,再用種養加的勞作把自己的資源變現,過上富庶的生活,再來招待做客的朋友,和主人一起體驗田園的樂趣。這個節目的收視率自第一季播出到現在的第二季都遙遙領先,之所以如此,除了節目“真人秀”的賣點,也和當下人們正追求向往的鄉村生活方式是息息相關的。
其實這也是鄉村旅游的又一個思路,就是把旅游做成旅居度假養生養老,把短時間的“游”變成長時間的“居住”。面對孩子的假期,可以做做夏令營冬令營,面對企業,可以做做野外的拓展訓練,面對老人,可以做做養生養老,靠什么吸引這樣的人群呢,值得我們好好的策劃。很值得點贊的是,很多的村鎮引入了成熟的專業旅游公司參與設計策劃和投資。
幾天的廣元短行,真的是流連忘返,而說到的鄉村旅游也只是這里鄉村發展的一個小小側面。鄉村的發展,真的是有無限的可能性,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大有作為的時代弄潮兒揮灑寫就。大自然的饋贈就是金山銀山,加上國家的鄉村振興的好政策,相信不遠的將來,鄉村就是我們向往的地方,向往的生活,到鄉村生活,不是我們的出生決定的,而是我們的選擇。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