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農視網 2025-05-14 09:39:27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近日,由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中國氮肥工業協會、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鉀肥行業分會主辦的“《肥料大咖談》——單產提升,我們在行動”在北京舉辦,江蘇華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波及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高力參加訪談。

(節目訪談現場)
訪談中,胡波在敘述華昌化工歷史沿革中,循序漸進地分享了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到現在,一家小化肥廠是如何“堅持化肥、走出化肥”,譜寫了一曲鍥而不舍、蕩氣回腸的“走出長三角”的改革頌歌。華昌化工地處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的長三角地區,企業發展機遇眾多,但50多年始終堅持化肥主業。對此,胡波生動地分享了1970年以來,華昌化工歷經國營變民營的改制、企業整體搬遷、A股上市、產業及原料結構調整等階段的創新升級經驗。
胡波介紹,華昌化工始終貫徹落實企業“堅持化肥、走出化肥”的發展戰略,堅持化肥一方面是因為農業是企業發展的根本,是華昌人割不斷的情懷,另一方面化肥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人類要生存繁衍,就需要蛋白質的供給,合成蛋白質所必需的氮元素大多來自于農作物,農作物的氮元素除大豆外都必須依賴肥料的補充,因此肥料是永遠需要的;走出化肥是歸因于企業發展的生存需求,如今華昌化工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領域創新發展,為企業贏得了先發優勢。

(江蘇華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波)
從2015年開始,華昌作為國內第一家用自己品牌的中國肥料生產企業,開始布局東南亞市場,并取得重大突破。這些國家大多是降水量豐富的農業區域,農作物以水稻、棕櫚等耐氯作物為主,華昌化工的氯化銨系列肥料用在這些作物上效果好、成本低。胡波介紹,為推進中國化肥品牌更好地走出去,傳播中國肥料的發展經驗,華昌化工深入東南亞地區的田間地頭,為當地人民傳授科學施肥經驗,輸出中國肥料產品,以此實現雙贏。胡波認為,華昌化工在東南亞市場的成功只是一個開端,未來應該有更多的肥料企業加入到用自己品牌往外輸出的行列中來。
關于科學施肥,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高力認為,作物有很多類型,在不同的生長期所需的養分有所不同,科學施肥最大的原理就是讓作物缺什么補什么,實現精準施肥。隨著作物栽培方式和生產方式的變化,科學施肥對作物生長至關重要。它不僅能提高單產,確保莊稼在關鍵生育期獲得充足養分,還能提升作物品質,讓農產品口感更佳,更能降低農民用肥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反之,如果不科學施肥,不僅會造成肥料浪費,還會對生態環境產生負面影響。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高力)
當前肥料市場競爭激烈,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肥料品牌也面臨較大壓力,胡波認為,肥料產品既大眾化,也高大上,渾身充滿了科技含量,未來肥料企業想要在競爭中突出自身的優勢,一是要通過科研技術的提升,讓肥料更能滿足作物用肥的需要;二是肥料產品要有更高的性價比,這不僅僅取決于肥料產品本身,還取決于肥料在農業生產使用過程中的所有表現,包括農化服務、科學施肥的理念等;三是要優化肥料產品的物流體系,快速便捷實惠的物流是企業構建化肥產品生態圈,并實現競爭優勢的關鍵。
展望未來肥料發展,高力認為未來的肥料產品應該適用于農業生產的每一個場景、每一個環節,針對作物不同的生育期,針對人工施肥、智能施肥等不同的生產方式,要生產不同的肥料。
守望江河入海口,既賦予了華昌化工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也賦予了華昌人開闊的眼界與博大的胸襟。雖然華昌化工在肥料、基礎化工、新材料三大業務板塊中,肥料的產量占比最大,但是利潤占比最小。即便如此,華昌化工依然將肥料作為企業發展的主業。訪談最后,胡波暢想了華昌化工未來的發展方向,強調在“堅持化肥、走出化肥”的初心之上,未來新材料、新能源將成為華昌化工的重點發展方向。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