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農視網 2025-05-16 09:37:05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近日,由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中國氮肥工業協會、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鉀肥行業分會主辦的“《肥料大咖談》——單產提升,我們在行動”在北京舉辦,九禾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馮學寧,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原首席專家、二級推廣研究員辛景樹參與訪談。

20多年來,九禾股份從最初的“追趕者”一路走來,到主要“競爭者”,再到行業領先,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轉變,為老百姓敘說了一段大田里的增收“鐵軍”故事。馮學寧介紹,瀘天化集團是中國尿素工業的搖籃,也是中國天然氣化工的先驅,九禾股份是瀘天化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九禾股份一年銷售化肥400余萬噸,其倡導的理念是“快樂用肥,快樂增收”,作為中國現代農業的增值服務商,“九禾肥料,專注肥效”是所有九禾人始終堅守的服務口號。九禾始終以“九禾九做到”為行動綱領,以“三好三放心三滿意”服務體系為指引,踐行科技路線、群眾路線,做到產品好、服務好、感情好,做到買放心、賣放心、款放心,做到肥效滿意、收益滿意、合作滿意,全力守護中國糧食安全,為中國鄉村振興事業貢獻九禾力量。
今年是鞏固單產提升行動持續深化的一年,大田作物的單產提升對糧食整體的單產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而大田作物肥料的研發投入大、施肥針對性不高、收入相對較小,可謂是“費力不討好”,但九禾股份卻始終在為大田作物的單產提升做貢獻。馮學寧介紹,九禾股份借助中國農業大學、四川大學、西南大學等高??蒲辛α?,融合國內最新化肥增效技術,研發出一款具備“CPU”的肥料——“一施就好”系列產品,擁有三大技術,兩項專利,該產品旨在通過科學的配方、先進的產品增效和長效技術,實現水稻、小麥、玉米、甘蔗等大田作物一次性施用或減少施用,免去農民追肥的人工投入和成本支出,不僅達到一次性施肥、快樂增收的目的,更對降低農民生產成本、降低化肥施用量起到積極作用。

(九禾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馮學寧)
多年來,九禾堅持服務到田、技術到人,依托農化服務優勢,組建了數十支農化服務隊伍,深入全國各地開展“技術+產品+服務”入戶行動,踐行“科技路線”“群眾路線”。馮學寧介紹,九禾擁有一支不忘“服務三農”初心的“鐵軍”隊伍,其助農服務遍布全國,九禾農化團隊每人每年有近200天都在田間地頭,著力幫助老百姓解決用肥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在“全員營銷,全員服務”的號召之下,九禾的每一位銷售人員都是“持證上崗”,專業農技師資格證成為加入九禾的必備條件。另外,九禾堅持做試驗示范田、產品推介會、產品觀摩會,并打造了“鄉伴一路,九州禾香”的大型農業服務活動,足跡遍布全國各地,覆蓋了眾多偏遠鄉村,為廣大農民提供科學用肥指導、農業技術培訓、病蟲害防治等全方位的農業服務,有效解決了農民在農業生產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受到了廣大農民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贊揚。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原首席專家、二級推廣研究員辛景樹)
肥料作為糧食的糧食,對糧食的增產貢獻率意義重大,在大力推行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的背景下,辛景樹認為,未來針對九禾這樣的農資企業,在大田作物肥料研發方面,一方面要以農業生產需求為導向,以綠色高效環保為目標,不斷研發出適合于當前農業生產需求,特別是大田作物生產的新型肥料產品;另一方面,要著力構建科學施肥的制度體系、技術體系和管理體系,推進機械施肥、水肥一體多元協同發展,堅持新技術、新產品與新的施肥方式的“三新”融合發展理念,從而推動施肥精準化、智能化和專業化水平,提高測土配方施肥的技術覆蓋率和化肥的綜合利用率,全方位為糧食的增產、農民的增收貢獻力量。
踐行國企責任,擦亮企業品牌,是九禾一以貫之的企業文化。在訪談最后,馮學寧分享,九禾股份作為國有企業,未來會始終堅守好對大田的熱愛,對“三農”事業的熱愛,發揮好“國家隊”和“排頭兵”的作用,為糧食豐產、農民增收做貢獻。此外,馮學寧還強調,九禾未來會持續堅持“四化一低”的發展理念,產品與服務要做到專業化、高效化,注重水肥一體化發展,保證低成本以滿足老百姓的使用需求,切實將九禾“國家隊”的各項優勢轉化為綜合發展優勢,樹立新時代國企品牌形象,譜寫新時代鄉村振興的“九禾答卷”。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