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康迅網 2025-05-26 09:25:41
當咖啡杯里泡著第三包速溶咖啡,當凌晨一兩點的手機屏幕照亮浮腫的臉,如今,很多人的身體正在經歷一場靜默的暴動——代謝紊亂。這不是遙遠的健康警報,而是正在真實發生的"體內戰爭"。
代謝紊亂已經成為現代人最關心的健康問題之一。生活方式的改變,使得很多人“日漸圓潤”。一旦超重/肥胖引發代謝紊亂,腎臟與心血管系統相繼受到“連累”,而中青年群體正在成為全身性疾病的高危人群。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都健教授教授針對這些情況,為大家分享如何打破“肥胖—代謝病—器官損傷”的危險三角,在健康警報拉響前按下終止鍵。

三個毫不相關的部分 為什么要總體看待?
2023年10月,美國心臟病學會主席提出心血管-腎臟-代謝綜合征(CKM)的概念,立即引起了學界的廣泛討論和關注。CKM被定義為一種健康紊亂,指由肥胖、糖尿病、慢性腎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包括心力衰竭、心房顫動、冠心病、腦卒中和外周動脈疾病)之間病理生理相互作用導致的全身性疾病。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發生CVD的風險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4倍,心衰患者發生糖尿病的風險為無心衰患者的4倍,CKD患者中糖尿病患病率高達31%~40%。CKM綜合征概念的提出,就是為了疾病共同管理,隨著對疾病復雜性和整體性認識的深入,臨床醫生對糖尿病患者的治療目標從單純降糖,逐步擴展到對心腎結局的綜合管理,治療要從病因出發,從繁及簡,控一因而利全局,即“糖心腎”要共管共治。
三者之間相關影響的機制有哪些?
1. 糖尿病對心血管系統產生的影響,與高血糖狀態導致血管內皮功能障礙、血管異常和引發炎癥密切相關,可以促進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和進展,并引發心腦血管事件;
2. 糖尿病對腎臟的影響,來自于高糖可引起腎小球基底膜硬化,從而引起高灌注、高內壓、高濾過,逐漸出現蛋白尿、腎功能減退,最后引起腎小球硬化。
3. 心臟和腎臟相互影響,當心血管疾病進展為心衰,患者因為出現循環障礙,導致腎臟供血不足。同時,心衰帶來的炎癥反應也會加重損傷腎臟。一旦患者出現腎臟損傷,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被激活,對血壓、心肌同樣也產生損害。
4. 心血管和腎臟損傷也會影響糖尿病,一是心功能減退,心鈉肽、腦鈉肽水平增加,從而增加水鈉潴溜,加重胰島素抵抗;二是腎臟受損后,腎糖原的合成受阻,加之引發患者食欲下降,機體能量攝取失衡會造成血糖波動。
總之,心血管-腎臟-代謝疾病相互交織影響,會進一步加重靶器官損傷,明顯增加患者的心血管和腎臟死亡風險。
CKM綜合征如何分期?
根據是否合并代謝風險因素以及慢性腎臟病和/或心血管疾病,將分為5期。這些分期代表CKM綜合征的不同進展及嚴重程度,對每個階段都應該進行個體化的管理和干預,提倡“早期篩查、早期管理、早期達標”的管理原則。
0期:無CKM危險因素。體重指數(BMI)和腰圍正常,血糖、血壓、血脂正常,無慢性腎臟病或亞臨床/臨床心血管疾病證據;
1期:體脂過多和/或體脂分布不健康,如腹部肥胖和/或糖耐量受損或糖尿病前期;
2期:存在代謝危險因素和慢性腎臟病。代謝性疾病包括高甘油三酯血癥、高血壓、糖尿病、代謝綜合征;
3期:有代謝危險因素或腎臟疾病的無癥狀早期心血管疾病患者或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
4期:有體脂過多、代謝危險因素或腎臟疾病的人出現癥狀性心血管疾病。其中4a期無腎衰竭,4b期合并腎衰竭。
CKM綜合征如何管理?
CKM綜合征的臨床管理策略,以預防或延緩心腎疾病發生和發展為目標,其核心在于通過早期干預延緩心腎疾病進展,同時強化多維度協同管理。
在體重管理層面,生活方式作為最基礎干預手段,長期體重管理中的減重藥物治療,大都是基于營養刺激激素受體靶點研發的相關藥物,這類新型減重藥物包括:(1)單靶點激動劑,主要是GLP-1受體單激動劑,目前在我國獲批體重管理適應證的有利拉魯肽、貝那魯肽和司美格魯肽。(2)雙靶點激動劑,例如新型減重藥物GIP/GLP-1雙受體激動劑,在我國獲批的有替爾泊肽,減重幅度突破20%。(3)三靶點激動劑,主要是GLP-1/GIP/GCG三受體激動劑,可能有著更為明顯的減重潛能,尚處在3期臨床試驗中。
在心腎保護層面,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和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等藥物展現出了顯著的心腎獲益。這些藥物不僅能夠降低血糖水平,還能通過多重機制實現心腎雙護,減緩或預防長期心血管、腎臟和代謝并發癥的發生。
為什么體重管理是核心干預點之一?
我國居民的超重和肥胖問題日益突出,已經成為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聯合啟動了“體重管理年”三年行動,旨在從源頭上預防和控制相關疾病。肥胖也是CKM的核心驅動因素,增多的內臟脂肪通過促炎因子、脂毒性等損害心腎;脂肪組織分泌IL-6、TNF-α等促炎因子,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和腎纖維化;脂肪細胞脂解增加導致游離脂肪酸溢出,抑制肌肉/肝臟胰島素信號通路;脂肪組織表達血管緊張素原,促進高血壓和腎小球高濾過。通過體重管理的“杠桿效應”,可以改善多器官結局。臨床研究數據表明,減重5%-10%對血糖、血壓、血脂均有獲益,同時還能夠減輕心臟負荷、改善腎血流動力學,顯著降低并發癥風險,是慢性病防控體系改革的理想切入點。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