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科普中國 2025-05-27 09:43:13
番茄炒蛋,這道經典的家常菜,酸甜可口、制作簡便,深受大家喜愛。很多人也把這道菜作為減肥期的必備減脂餐。
關于“番茄炒蛋減脂”的話題在社交平臺的討論量居高不下。不少人認為它熱量低、營養高。但是,事實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番茄炒蛋,隱藏的熱量大戶
1
一份番茄炒蛋蓋飯,就占全天 50%熱量!
你可能不信,一份番茄炒蛋蓋飯,就干掉了全天一半的熱量。先來看看做菜 app 上的熱門做法。

圖源:某做菜 app 截圖
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標準版)》各類食物的熱量數據,咱們來看看這個菜譜的熱量能有多高呢?
這道菜肴的熱量主要來自 4 種食材:西紅柿、雞蛋、烹調油和糖。
· 西紅柿:每 100g 西紅柿的熱量是 15kcal,就算 2 個大概 300g,也只有 45kcal。
· 雞蛋:每 100g 熱量是 139kcal,兩個雞蛋大概 120g,熱量是 167kcal。如果放 3 個雞蛋,那就是 250kcal。
· 烹調油:基本要用 2 次,第一次是烹調雞蛋,第二次是炒菜。按上面的食譜總用油量是 30g,那么油的熱量是 270kcal。其實,油真的是豐儉由人,因為雞蛋的吸油能力很強,油越多,裹進雞蛋里的也越多。

· 糖:1 克糖的熱量是 4kcal,這里用了 15 克,就是 60kcal。
綜合以上的食材熱量,這道菜整體的熱量是 45+167+270+60=542(kcal)。
如果加上主食,比如 180g 白米飯(209kcal),熱量是 751kcal。是輕體力女性全天熱量的 44%。如果是在餐館吃或者外賣,那全天熱量需求的一半就被番茄雞蛋蓋飯占用了。
2
和常見高熱量食物比,熱量也不少
在很多人心里,漢堡、薯條、雪糕、蛋糕都算是高熱量的食物,但和番茄炒蛋的熱量相比,就“遜色”了不少。
來看看對比↓↓↓

一個巨無霸漢堡,513kcal;一中等份薯條,289kcal;一份草莓冰淇淋,245kcal。圖片來源:作者制圖,素材來自AI及麥當勞官網
可能的健康隱患
如果你愛吃且經常吃甜口的番茄炒蛋,可要注意了。番茄炒蛋的食材雖然健康,但因為烹調方式及用料的原因,會有這些健康隱患↓
1
升血糖快
番茄酸味比較濃,為了提鮮味、調節口感,很多人在烹調時會加入糖。
本來很健康的食物搭配,因為糖加的多的問題,營養分值就下降了不少。以上面的食譜為例,一道菜里加了 15g 的糖,這對血糖敏感的朋友簡直就是“災難”。

圖源:中國食物成分表(第 6 版/第一冊)
如果搭配白米飯一起食用,會進一步加重血糖的波動(糖和白米飯都屬于高 GI 食物,升血糖速度快),不利于血糖的穩定。長期食用高糖高油的番茄炒蛋,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2
肥胖相關的心血管問題
吃這道菜,都是要帶著湯一起吃的,那才是靈魂,但這樣熱量就全部進肚了。高熱量的番茄炒蛋攝入過多,容易導致能量攝入超過身體的消耗,從而引起肥胖。而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另外,放了糖,咸味降低,鹽的量也會放得更多,增加高血壓風險。

甜味(不同重量)對咸味的影響 圖源:毛羽《烹飪調味學》
怎么炒更健康?
其實,咱們自己做西紅柿炒雞蛋,完全可以做得低熱量又健康。只要做好這 4 點,熱量控制在 300kcal 以內毫不費力。
1
巧用工具
· 不粘鍋:不粘鍋可以減少炒菜時的用油量,只需在鍋底均勻涂抹一層薄薄的油即可
· 噴油壺:噴油壺可以更好地控制用油量,食用油以霧狀噴灑在鍋內或食材上,使油的分布更加均勻,減少用油過量的情況。
2
做法改良
· 減少糖等調味品
· 出鍋放鹽
· 少油烹飪
3
食材多樣
可以在番茄炒蛋中加入一些其他低熱量、高營養的食材,如柿子椒、香菇、洋蔥等,不僅能夠豐富菜品的口感和營養,還能降低整道菜的能量密度。
4
更換主食
將傳統的白米飯更換為糙米飯、雜糧饅頭、蕎麥面條等粗糧主食,與西紅柿炒雞蛋的適配度也很高。這類主食富含膳食纖維,消化吸收速度相對較慢,能夠更好地控制血糖,提供更持久的飽腹感,有助于減少熱量攝入和控制體重。 總之,在日常飲食中,合理烹飪的番茄炒蛋可以作為一道美味佳肴放心吃,但不應長期作為減脂餐的主力選擇。食物多樣,均衡膳食,才是健康減肥的前提。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