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上??萍拣^ 2025-05-27 09:44:57
你是不是上班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一焦慮就忍不住吃包膨化食品或喝杯奶茶?這種久坐不動、高熱量飲食的生活方式正在讓我們的腰圍“悄悄升級”。

圖源:攝圖網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肚子越大,腦子越小”這句話。聽起來好像很荒誕,但科學研究證實,它背后可能隱藏著大腦健康的警示信號。
01、“肚子越大,腦子越小”是真的嗎?
我國最新的調查顯示,成年居民中超重率為34.3%,肥胖率為16.4%, 而腹型肥胖的比例則高達33.5%,且越來越多年輕人中招。
與整體肥胖不同,腹型肥胖是指脂肪集中堆積在腹部——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大肚子”。相比皮下脂肪,內臟脂肪更“危險”,它深藏在腹腔,貼著重要器官,一旦過多,便會對身體造成全面的代謝攻擊。有時,直接侵入內臟(如肝臟)和血管,形成脂肪肝和動脈粥樣硬化。
測量標準
男性腰圍≥ 90cm,女性≥ 85cm,即為腹型肥胖
腰臀比≥ 0.9(男)或 0.85(女),腰高比 > 0.5,也需警惕
內臟脂肪含量≥100cm2,說明內臟脂肪偏多
不少人會調侃“最近胖了,腦子也不好使了”,這句話并非空穴來風。多個國際研究團隊發現,像BMI(體重指數)、WC(腰圍)、WHR(腰臀比)等常見指標越高,大腦中控制記憶和學習的區域(比如海馬、顳葉)體積就越小。肥胖人群的大腦灰質、總腦體積和關鍵認知區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萎縮。
而腹型肥胖更是阿爾茨海默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獨立風險因素,脂肪堆積可能引發全身慢性炎癥,促進β-淀粉樣蛋白和tau蛋白沉積,加速認知功能退化。

左側紅色受試者的內臟脂肪和皮下脂肪均較高,腦體積比藍色受試者小(大腦黑色空間更多)
圖片來源:《衰老與疾病》
令人警覺的是,這些影響甚至可能在兒童期就已經開始了?!禞AMA Network》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9到10歲兒童中,BMI和腰圍較高的孩子,其腦白質完整性下降、皮層變薄、腦功能連接性變差。也就是說,“腦力縮水”可能從小就開始了。
02、脂肪影響大腦的“幕后機制”
目前,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幾條脂肪影響大腦健康的重要通路。
炎癥反應:內臟脂肪像個“炎癥工廠”,釋放各種促炎物質(如IL-6、TNF-α),這些物質能穿過血腦屏障,引發中樞神經炎癥,損傷腦細胞。

隱藏的內臟脂肪水平較高,神經炎癥(黃色)增加
圖源:丁香醫生
胰島素抵抗:肥胖會讓大腦對胰島素“麻木”,導致神經元營養供應減少,影響記憶和學習。
血腦屏障受損:脂肪引起的慢性炎癥會破壞大腦的“防火墻”,有害物質可能趁機入侵。
營養因子下降:肥胖人群體內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水平較低,這種物質對維持神經活力至關重要。
這些機制共同作用,讓大腦像用久的手機一樣“卡頓”,運行效率下降,甚至“容量”變小。

圖源:攝圖網03、“大肚腩”不只是傷腦子
腹型肥胖不僅僅只影響大腦,它還是很多慢病的“幫兇”。
心血管疾?。貉鼑吭黾?0cm,冠心病風險上升16%,心衰、腦卒中風險也隨之上升。

腦卒中 圖源:攝圖網
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癥:內臟脂肪干擾胰島素作用,導致2型糖尿病發生風險提升5倍,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發生風險也明顯上升。
肝病:60%以上腹型肥胖者有脂肪肝,部分甚至發展為肝硬化。
睡眠呼吸暫停:腹部脂肪壓迫呼吸系統,夜間血氧下降,長期可損害記憶和注意力。

圖源:攝圖網
腫瘤風險升高:腰圍每增加5cm,乳腺癌、結直腸癌和胰腺癌的風險顯著升高。
心理健康影響:肥胖可引起焦慮、自我否定、抑郁情緒增加,造成心身不利影響。
04、如何科學“減肚子”,守護腦健康?
肥胖雖然可怕,但及時干預和治療是可以完成逆轉和治愈的。

通過科學管理體重、改善生活方式,我們不僅能收回“大肚子”,更能守護思維的鋒利與記憶的清晰,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快樂的生活。現在開始,為你的大腦“瘦身”吧!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