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新華社 2025-07-30 10:27:44
新華社烏魯木齊7月29日電 題:從會議桌轉向田間地頭——新疆精河縣農技干部蹲點助農見聞
新華社記者于濤
正值孜然豐收季,新疆精河縣的田間地頭、養殖場、合作社里,活躍著農牧業技術人員的身影。他們走村入戶,指導村民采收、養殖、加工,助力延伸本地農業產業鏈。
這一變化,是當地推動農牧業技術人員重心下沉、服務基層的生動體現。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精河縣農業農村局通過大力整治“文山會?!保啎h流程、嚴控發文數量等,讓干部得以“輕裝上陣”,深入基層。
今年,精河縣一些鄉鎮首次嘗試“棉花+孜然”套種模式??h農業農村機械化發展中心技術服務科科長張曉虎說:“這種模式能在單位面積上實現兩季收獲,既增加了畝效益,又降低了棉花種植成本。”
為保障套種成功,從4月播種期開始,縣農業農村局就組織農技專家深入田間,對播種行距、播種量、滴灌帶和地膜鋪設等關鍵環節進行精準指導。

這是2025年4月15日,新疆精河縣農機技術人員在茫丁鄉北地西村指導棉花“寬早優”精播機調整作業。(精河縣農業農村局供圖)
“我們把開會時間變為下田時間,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田間服務?!睆垥曰⒄f。
在精河縣大河沿子鎮額勒森陶蓋南村的孜然地里,村民蘇來滿乃正和農技人員一起查看孜然長勢。
“多虧了專家手把手教套種技術,還及時指導病蟲害防治,”蘇來滿乃指著飽滿的孜然粒高興地說,“往年單種棉花操心多,現在加上孜然這一季,算下來每畝能多掙三四百塊呢!”像蘇來滿乃一樣受益于“棉孜套種”和精準農技服務的村民不在少數。
針對農業生產需求,精河縣農業農村局建立了“科級領導領銜、技術骨干蹲點”機制,圍繞選種、田管、植保、防災等關鍵技術,確?!凹夹g人員直接入戶、良種良法直接進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有效提升了技術服務的針對性和農民種植水平。
“技術送得勤,干部跑得勤,我們心里踏實!”托里鎮養殖戶其·達拉感慨道。他說,過去自己不了解政策,養殖上也沒啥想法,現在技術人員經常主動到養殖場,講政策還教技術,特別是牛羊防疫上指導非常及時到位,自己對養殖也越來越有信心了。
農牧業技術服務重心的下沉,不僅帶來了增產增收的實效,更讓農民感到了作風轉變帶來的“親近感”。
“從會議桌轉向田間地頭,從文件電話回歸服務本位?!本涌h農業農村局黨組副書記、局長王偉說,“讓專業技術人員騰出時間實干,才能更高效地為農牧民服務,真正為基層減負增效。”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