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龍頭新聞·黑龍江日報 2025-08-04 11:06:03
八月的建三江風吹稻浪、稻花飄香。在這片黑土地上,大豆正處拔節孕穗的關鍵期,每一株豆苗都承載著豐收的期盼。8月1日至2日,三江平原大豆產業交流座談會在佳木斯(建三江)國家農高區舉行,本次活動由佳木斯(建三江)國家農高區黑土地保護創新研究院主辦,來自全國各地的大豆領域專家、高校科研人員、企業代表等齊聚佳木斯(建三江)國家農高區,以思想碰撞破解大豆單產瓶頸,用協同創新為大豆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作為國家級農業創新高地,佳木斯(建三江)國家農高區始終守護黑土地、筑牢糧食安全“壓艙石”。此次座談會以“破解大豆單產瓶頸,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既是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具體行動,更是匯聚產學研力量的重要平臺。座談會由東北農業大學教授、農高區黑土研究院院長張穎主持,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吳存祥,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王源超,東北農業大學副校長陳慶山等專家出席,共話大豆產業未來,助力佳木斯大豆大面積單產提升。佳木斯市政府副市長竇鵬輝,佳木斯市政府副市長、農高區黨工委書記仇文會對座談會給予指導,富錦市人民政府、北大荒建三江分公司對活動召開給予大力支持。
圍繞會議主題,專家主題報告環節依次展開:吳存祥研究員的《中國大豆發展的挑戰與機遇》,緊扣“大豆生長發育—產量品質協同提升—資源高效利用—綠色增產增效”這一主線,闡釋了耕作栽培理論與關鍵技術的最新突破;王源超教授的《大豆根腐病綠色防控技術》,從病原菌進化規律到抗病育種策略進行系統闡釋,呈現了從實驗室到田間的全鏈條解決方案;張穎教授的《寒地黑土區豆田障礙消減與地力提升技術創新及示范》,指出了黑土保護與利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展示了技術集成示范與模式的創新成果;陳海華教授的《佳家農AI+農業全產業鏈智慧農服平臺》,從“傳感器落地”到“數據上云”,從“模型優化”到“產量預測”,用生動案例展現了智慧農業如何打通“實驗室—田間—市場”的閉環。
四位專家的報告從不同維度勾勒出大豆產業升級路徑。在專家咨詢與研討環節,來自富錦市的企業代表圍繞“大豆大面積單產提升的瓶頸與突破方向”踴躍提問,與會專家現場作答,互動交流氛圍熱烈。
此次座談會前,與會嘉賓還實地觀摩了北大荒智慧農機中心、大豆單產提升示范片等現場,直觀感受科技賦能農業的成果。從智能農機到科創園區,從試驗田到產業鏈布局,一幅“科技興豆”的藍圖清晰展現。(通訊員:王昊;記者:劉大泳)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