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農視網綜合澎湃新聞、織里城事、浙江省河長制 2025-08-13 10:19:19
清晨的陽光灑在浙江湖州吳興織里鎮伍浦村的河面上,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倒映著綠樹和伍浦橋的倒影。老黨員宋松元手持長桿網兜,沿著河岸清理著零星漂浮的雜物——這幅尋常的鄉村晨景,延續著一個家族跨越半個多世紀的綠色約定。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恰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際,農視網策劃“山水有回響”特別欄目,對宋松元一家四代“治水”故事進行報道。
20年來,宋氏家族四代人接力治水的故事,成為湖州大地上“兩山”理念扎根生長的生動注腳。從宋松元父親宋阿榮帶領村民清淤堆肥的樸素實踐,到宋松元對村里的河流進行清淤疏浚,到兒子宋克飛利用業余時間巡視河道,再到如今00后孫女宋潘睿隨隊監控河道水質的悉心守護,四代人的堅守正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縮影。

宋松元用網兜清理河面的水草。圖源:織里城事
上世紀50年代,宋阿榮擔任村里的生產隊長。當時,村里河道清淤,宋阿榮是第一個帶頭上陣的。小時候的宋松元就經常看到父親帶著村民們挑淤泥、通河道。“那個時候,挖淤泥、挑淤泥沒有機械,都是靠人工勞作的。阿爸雖然有些駝背,但是他很厲害,完成的量最多,工分也是第一。”宋松元回憶道。
在村里還沒通自來水的時候,宋松元帶頭建起第一個水塔,讓村民們喝上了太湖水。此后,他也學著父親的模樣,對村里每條河道進行清淤疏浚,只不過,這時已經不再需要宋松元背著父親的工具勞作了,變成了用挖機、泥漿泵等方式,將河底厚厚的淤泥和垃圾清理干凈。全面整治后,伍浦村每隔三年都會把河道重新清理清理。

宋松元、宋克飛、宋潘睿在清理河面垃圾。圖源:織里城事
退休后,宋松元依然沒有放下治水的信念,當起了濮溇港的民間河長、護河志愿者,繼續參與護河行動。巡河、清理、宣傳、引導,他將護河的意識像種子一樣播撒進更多人的心田。
在爺爺和爸爸的熏陶下,宋松元的兒子宋克飛也加入了治水隊伍,擔任起了河長。如今的宋克飛擔任著織里鎮一所中學的數學老師,但仍然利用午休時間抽空巡視河道。
今年,宋松元的孫女宋潘睿也成為了一名“小小河長”,承擔起定期隨隊監控河道水質的任務,還把護水知識介紹給同學們,讓愛水護水成為全村所有百姓的自覺。

宋潘睿和她的“小小河長”證。圖源:浙江省河長制
環境好了,老百姓的腰包也得鼓起來。伍浦村所在的湖州市開發了“村游富民”模式,依托綠水青山,發展鄉村旅游,走出全域美、產業優、百姓富的新路。
如今的伍浦村,宋阿榮、宋松元、宋克飛和宋潘睿一家四口繼續訴說著四代人的堅守;河岸上,游客拍照、村民勞作、孩童嬉戲,構成一幅“人水和諧”的畫卷。宋松元的舊網兜在水面輕輕一點,蕩開的漣漪里,仿佛能看見更清澈的未來。那首延續了半個多世紀的《治水謠》還在繼續傳唱。歌聲里,有清水潺潺,有稻浪翻滾,更有“兩山”理念在鄉村大地生根結果的生動回響。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