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農視網 2025-09-11 16:13:02
9月7日上午,在2025全球南方媒體智庫高端論壇“大使茶座·走進云南”分論壇上,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吳海龍情真意切地分享了云南麻栗坡脫貧案例,緊密圍繞麻栗坡茶葉這一小切口,將中國的減貧經驗生動地展示在與會嘉賓眼前,作為全球南方減貧的有效啟示經驗共享。
“授人以漁”的解題思路
“幫扶經驗中最重要的一條: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吳海龍說,外交部定點幫扶云南麻栗坡33年,一批批外交官先后接過外交幫扶接力棒,在麻栗坡的幫扶項目達到2000多個。特別針對麻栗坡當地特有的古樹茶,外交部協助在生產、銷售等方面做了很多事情,大力向國外推銷麻栗坡的茶葉。截至2024年,麻栗坡縣茶葉全產業鏈產值達2.2億元。這其中,利用當地資源、當地優勢,教會當地人怎么生產,并改變他們的思想、培訓勞動技能,以提高當地人教育、知識、生產水平,這些做法就是“授人以漁”。
“麻栗坡的茶確實好喝”吳海龍一邊介紹云南的脫貧案例,一邊繼續推廣云南的茶葉:“大家剛剛喝到的茶就是麻栗坡的‘老山茶’”。
自1992年起,外交部定點幫扶麻栗坡縣,立足當地優越的生態條件和豐富的古樹茶資源,與當地一起共同打造“老山茶”特色品牌,助推麻栗坡茶產業不斷提質升級,帶動茶農走上致富路,成為全國減貧與鄉村振興的典范之一。今年5月21日“國際茶日”,麻栗坡古樹茶作為國禮茶首次走進聯合國總部,并在同期舉行的“中國減貧模式之麻栗坡樣本”展覽中亮相,贏得了海內外嘉賓的廣泛好評。“老山茶”還作為“友誼茶”走進法國、阿聯酋、波黑、巴西、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多個國家,成為中外人文交流的一張新名片。而這一切,都深度契合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中國經驗,正如吳海龍所言,真正的幫扶不是給予現成答案,而是教會解題方法。
長期造血的創新幫扶
“在傳統行業也可以用創新的方式來帶動”香港新華集團董事、新華港澳國際青創中心聯席主席蔡展思分享,在將麻栗坡“老山茶”推廣出圈的過程中,他們并沒有被傳統行業的思維所拘囿,而是不斷結合當代年輕人的喜好和用戶反饋,不斷創新和完善。

麻栗坡“老山茶”現在以更契合市場更多元的方式呈現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先行,除了“老山茶”,外交部先后幫扶縣域咖啡、三七、石斛、茶葉、圓紫山藥等,從“產品—商品—精品”進行了全新定位,整合零售終端,提升品牌價值,推動麻栗坡農特產業發展,增加農戶收益。在“外交扶貧”官網、公眾號等網絡平臺,我們甚至可以看到麻栗坡縣農特產品推介板塊,通過各種形式向國內外廣泛推介麻栗坡農特產品,讓麻栗坡縣石斛、咖啡、紫山藥、三七、古樹紅茶成功進入外交部機關及駐外機構服務中心“國禮目錄”。外交部正是在不斷創新中,通過代際傳承的接力式幫扶,幫助麻栗坡實現了從短期輸血到長期造血的跨越。
麻栗坡是中國近幾十年來扶貧工作的典范,而在這次盛會上,它也成為可供面臨類似挑戰的全球南方國家借鑒的典范。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