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央視網 2025-10-04 07:12:01
諸暨地處浙江中北部,人口只有100萬出頭,卻坐擁2000多片標準籃球場。每年這里都會舉辦以村為單位的鄉村籃球聯賽“村BA”,球員全部是本地老百姓。極高的群眾參與度,讓這座小城煥發出新的活力。
晚上7點,諸暨市杜黃新村的燈光籃球場亮徹夜空,鄉村夜晚的寧靜被徹底打破。
隊員們狀態拉滿,快速攻防,精妙傳球、精彩逆轉,球場四周早已被村民們圍得水泄不通,歡呼聲與吶喊聲交織。
諸暨市籃球協會主席 黃生華:今年我們的“村BA”報名非常踴躍,有4500多名運動員,327支籃球隊,有850多場比賽?!按錌A”一打,整個諸暨動起來了。
這已經是諸暨鄉村籃球聯賽“村BA”走過的第三個年頭,夜晚的鄉村籃球場成了整個城市的心臟。一場比賽常常吸引成百上千人圍觀,搭梯子、爬窗戶的火爆場面,隨處可見。
諸暨市楓橋鎮杜黃新村村民 阮陸生:每天我聽到哨聲響了,我就來了。
諸暨市姚江鎮墨城塢村小球迷 壽澤凱:今天我來看爸爸和叔叔的比賽,給他們加油,我們村是最棒的。
村民當球星、鄉親齊助威,是“村BA”最吸引人的底色。這些鄉土籃球運動員,場下身份各異,但決定上場,就拼盡全力成為“全村人的驕傲”。而對于出門在外的年輕人,“村BA”的哨聲,也成了歸家的訊號。
諸暨市璜山鎮璜山社區隊隊員 黃崎列:坐了8個小時的動車,回來其實挺疲憊的。但是一想到第二天又能為家鄉去奮斗,精神一下子就提起來了。
諸暨市楓橋鎮西奕村村民 魏國永:很多村子里在外工作的,坐飛機也回來為村而戰,因為這個賽事讓我們聚集在一起。
一場“村BA”,讓無數人跨越山海奔赴家鄉。這里沸騰的不只是籃球,更是寄托在籃球上的鄉情。從小離開家鄉搬到香港的壽弘凱,全家更是專程從香港返回家鄉參加“村BA”。
諸暨姚江鎮江豐村籃球隊隊員 壽弘凱:很有榮譽感,或者有一些歸屬感,讓我感覺挺溫暖的。
據統計,僅僅是今年,就有超2000名在外工作、求學的年輕人返回諸暨參加比賽。
諸暨籃球夢:代代接力 薪火相傳
接地氣、真感情,這就是“村BA”的魅力。為什么諸暨的850多場“村BA”會有這么高的群眾參與度呢?
在一場“村BA”小組賽中,場下坐著幾位特殊的觀眾,他們是曾代表諸暨市參加全省農民籃球賽的老球員。
75歲的老球員趙文夫告訴我們,上世紀50年代,在浙江省首次農民籃球賽上,諸暨農民籃球隊一舉奪得冠軍,點燃了這里鄉村籃球的星星之火。此后,諸暨農民籃球隊先后七次摘得桂冠,街頭巷尾打籃球蔚然成風。
村村有球場、鎮鎮辦賽事,村民從“泥腳打球”到“燈光球場爭鋒”,成為遠近聞名的籃球之鄉。而這一現象隨著90年代末,當地人紛紛外出經商創業而漸漸減少,最少的時候僅剩下不到10支鄉村籃球隊。
今年57歲的黃生華是土生土長的諸暨人,童年時奔跑在村里坑坑洼洼的泥地球場;初中時代表區一級參加比賽贏得冠軍;畢業后在工廠工作,帶頭組建球隊,籃球早已融入他的血脈。2003年加入諸暨市籃協后,他大力投身諸暨本地的籃球事業,一心希望家鄉籃球重現昔日輝煌。
諸暨市籃球協會主席 黃生華:當時我們籃協免費培訓籃球,培訓了3年,這次來參賽的籃球隊員很多都是那時培訓的孩子,我們基礎打得比較早。
不僅對適齡孩子進行培訓籃球,當地政府還持續加大對籃球設施投入,尤其是鄉村燈光球場的覆蓋建設,坐擁2232片球場,成為國內“擁有標準籃球場最多的縣級市”。
幾屆“村BA”比賽上,“老帶新”甚至“上場父子兵”的場景屢見不鮮,在“村BA”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孩子拿起籃球,追逐自己的“籃球夢”。
“村BA”比賽期間,青少年報名籃球培訓人數爆發式增長。在諸暨市籃協的推動下,一張覆蓋全市鄉鎮的籃球組織網絡被建立起來。發掘球員、幫助各村建立籃球隊,完善賽事服務體系,籃球服務下沉到了最基層,賽事數量激增。
諸暨市籃球協會主席 黃生華:“村BA”打了以后,更多人想參與到籃球比賽當中,所以我們組織了很多賽事,像“家BA”、女子聯賽、少兒聯賽。
鄉村籃球聯賽:以球聚心 以賽促和
“村BA”讓我們看到了基層百姓對文化生活的強烈需求。以球聚心,以賽促和。如今,它還為新時代基層治理提供了新場景,成為促進鄰里和諧、改善社會風氣的黏合劑。
在一場“村BA”揭幕賽上,5000多名球迷齊唱《歌唱祖國》的場面令人動容。其中一支400多人的啦啦隊來自杭金七村,他們身著統一服裝,賣力為本村球隊吶喊助威。
而讓人想不到的是,就在“村BA”舉辦前,許多村民之間還相互并不認識。
“原來有7個自然村合并在1個村,互相不是很熟悉,每個自然村誰都不服誰?!焙冀鹌叽妩h委書記顧浩通介紹。
“村BA”開始后,杭金七村成立了籃球隊,這讓熱愛籃球的村民們喜出望外,為了籃球這個“全村的榮譽”,村民紛紛報名,組成了幾百人的啦啦隊。
比賽期間,許多在外上班和經商的村民也紛紛趕回來。在大家的一聲聲加油助威中,杭金七村連續兩年奪得了鎮街小組賽的冠軍,村民們熱情高漲,自發捐款7萬元翻新了村里的燈光球場,成為夜晚村里人氣最旺的地方。
在諸暨,籃球運動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因此它的“社交屬性”在鄉村治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楓橋鎮的屠家塢村,有兩家村民因為菜地相鄰問題,矛盾多年得不到解決。
“村BA”舉辦時,因為兩家的孩子籃球打得好,被推選到村里的籃球隊作為主力參賽,不僅場上兩人配合默契,賽場外,雙方家人也都會賣力加油。
諸暨市楓橋鎮屠家塢村籃球隊隊員 尉?。?/strong>“村BA”舉行之后,大家一起看比賽,一起吃夜宵,村民之間關系就越來越好。交流多了之后,隔閡就少下去了。
諸暨市楓橋鎮副鎮長 周薇:把有些事情說開了,他們把一些積累了好幾年的矛盾,就化解掉了。
這樣的例子在當地并不少見。“以球聚心、以賽促和”,籃球提升了凝聚力,也成為村莊基層治理的新抓手。
如今,越來越多的鎮村主動對接賽事的承辦等工作,不少村莊借助賽事籌備完善了基礎設施,修建了籃球場,安裝了太陽能路燈?!岸嘁粋€球場,少一張麻將桌”成為共識。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