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農網 2025-10-13 09:24:13
10月10日,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百萬畝玉米噸糧田測產結果發布:伊犁州兩百萬畝玉米規模化生產區平均畝產達1209.1公斤,創全球范圍內玉米兩百萬畝高產紀錄,并再次刷新百畝、千畝、萬畝、十萬畝、百萬畝五個層次的全國玉米大面積高產紀錄,其中,百畝、千畝、萬畝均突破每畝1500公斤,實現玉米單季種植“噸半糧”水平。

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百萬畝玉米噸糧田實收測產現場。
此次測產是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組織下,由中國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等42家農業科研院所的64位專家組成高規格測產專家組,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期間,對察布查爾縣、伊寧縣、鞏留縣、新源縣等8個縣市的兩百萬畝玉米噸糧田進行了系統性的實打實收測產。抽樣田塊418塊,實收面積達11.24萬畝。其中,新源縣公安農場百畝攻關田畝產1598.4公斤,伊寧縣曲魯海鄉千畝創建田畝產1582.7公斤,魯海鄉萬畝示范田畝產1542.2公斤,察布查爾縣十萬畝示范基地畝產1406.7公斤,伊犁州兩百萬畝玉米高產創建區畝產達1209.1公斤。

測產專家組在實收測產。
據了解,伊犁州百萬畝噸糧田創建區全面采用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李少昆研究員團隊研發的“玉米密植高產精準調控技術”,集成合理增密、滴灌水肥精準調控、滴水齊苗、一噴多促等十項關鍵技術,有效破解了高密度種植條件下的倒伏、空稈、早衰、水肥效率不高等生產難題。該項技術自2023年被農業農村部列為全國玉米單產提升工程核心技術以來,在全國累計推廣1.5億畝,并在全國范圍內首次實現了玉米單產大面積達到“噸半田”水平的重大突破,為全國玉米大面積增產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技術路徑。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記者 李麗穎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