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重慶日報 2025-10-13 15:47:44
“這種涪陵榨菜我要5盒,奉節臍橙再加兩箱!”10月2日,在第十四屆重慶文博會現場,來自北京的李女士一邊將商品裝箱打包,一邊向攤主追加訂單。她身后,巫山脆李、涪陵榨菜、奉節臍橙等重慶土特產幾乎被游客一掃而空,工作人員頻頻補貨。
記者了解到,國慶假期,隨著文旅市場持續火熱,重慶土特產和非遺產品正以“產品+場景+體驗”的創新模式“火出圈”,迎來銷售高峰,成為激活假日消費、傳播巴渝文化的重要引擎。
土特產圈粉游客
“沒想到榨菜也能變身文創禮盒!”在文博會“重慶味道”展區,涪陵榨菜推出的“非遺匠心”系列禮盒大放異彩。這款產品巧妙融合傳統三腌三榨工藝與國潮包裝,單日銷量突破3000盒,其中六成被外地游客收入囊中。展區負責人介紹,文博會期間,巫山脆李、奉節臍橙等地理標志產品銷售額同比激增120%。
作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榮昌鹵鵝今年“五一”期間就創下了銷售紀錄,文博會期間又推出“寵粉四大免費禮包”,進一步激發了消費者購買熱潮。
據了解,國慶期間,重慶各景的土特產銷售專區也很火爆。彭水縣蚩尤九黎城景區內800平方米的農特展銷平臺成為游客“掃貨”的熱門打卡地。現場工作人員王婭娟介紹,除了晶絲苕粉、紫蘇油、龜池大米、小米花生這四種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具有苗家特色的臘肉、蜂蜜、茶葉等,都是游客回購率最高的“伴手禮”。
非遺體驗活動讓游客沉浸式感受巴渝文化
國慶期間,重慶的非遺產品銷售與非遺活動體驗同樣火熱。
江北區觀音橋大融城舉辦“浮游山海”非遺季活動,以《山海經》為靈感,將100平方米空間打造成沉浸式美學陳列。現場,“山海戲劇場”定制舞劇、神獸皮影裝置巡游、玄幻3D皮影秀、山海專場脫口秀等互動演出精彩紛呈,讓古老神話在現代商業空間大放異彩,顧客在購物同時就能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據了解,假期前3天,大融城客流超53萬人次。
兩江新區光環購物公園運用非遺手工裱糊、浮雕工藝手作玉兔等,結合自然植物園打造“玉兔追月”場景,還在光里街區設置四大秋日場景,氛圍感拉滿,拍照效果絕佳。
在江北區“渝味360碗”陶然居國潮美食街區,非遺打鐵花、火壺表演、川劇變臉等傳統技藝輪番登場,30余家商鋪與美食攤位聯動,推出“看表演+品美食+購文創”套餐。看到1600℃鐵水潑向夜空,化作金色瀑布,來自四川的游客李女士說:“太震撼了,孩子都舍不得走,我們還買了鐵藝燈籠。”
非遺與文創融合還催生了新業態。山城巷“非遺快閃店”將城口臘肉等土特產與剪紙、刺繡結合,推出“臘肉+剪紙禮盒”等跨界產品,深受游客喜愛。
“渝伴禮”迎來銷售高峰
“大足石雕發往北京,火鍋底料發往廣州……”10月3日,解放碑“渝伴禮”門店內,快遞員正將打包好的商品裝車。店員介紹,火鍋底料、速食重慶小面、榮昌鹵鵝等是熱門商品,常需補貨,國慶前兩天銷售額達到50萬元,外地游客消費占四分之三。
據了解,“渝伴禮”是重慶“必購必帶”特色伴手禮公用品牌,按“重慶味道”“重慶藝創”“重慶精造”三大品類,評選出了30個必購必帶品牌,承載著重慶地域文化。這個黃金周,“渝伴禮”迎來銷售高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國慶期間,“渝伴禮”還走出重慶,在成都青羊區祠堂街聯動展銷集市亮相,與“成都必購必帶”一起,共同展示兩地老字號、新國貨等,讓游客一站式購齊雙城好禮。(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周盈)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