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新華網 2025-10-16 09:51:54
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近日公布玉米規模化生產區測產結果,全州200余萬畝玉米平均畝產突破1200公斤,其中,42個種植田塊、共計約5.46萬畝玉米平均畝產達到1500公斤,創造我國玉米大面積單產新紀錄。
此次測產由全國42家農業科研院校的64名專家組成測產專家組,專家組在前期全面理論測產摸底的基礎上,對伊犁州418個田塊進行抽測,確認加權平均畝產1209.1公斤,誤差小于5%,專家組一致認可200余萬畝玉米畝產首次突破1200公斤,其中54621畝畝產達到1500公斤。
“單季玉米產量大面積實現‘噸半糧’,不僅僅是數字的提升,更意味著種植技術的系統突破,為規模化、標準化種植提供了可復制的技術范式。”中國農業科學院西部農業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薛軍說。

在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新源縣的農田里,收割機在采收玉米。(受訪單位供圖)
依托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發的“玉米密植高產精準調控技術”,基于優越的光熱資源條件,伊犁州將8縣市的200余萬畝玉米高產田畝保苗株數,從傳統的不足5000株提升到7000至8000株,并通過改善通風透光性,有效提高光熱利用率,大幅提升玉米收獲穗數。
據了解,“玉米密植高產精準調控技術”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李少昆研究員團隊研發,被農業農村部列為全國玉米單產提升工程核心增產技術,2025年已在全國推廣近1億畝,近3年累計推廣1.5億畝。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王文生表示,伊犁州光熱條件優越,糧食產量連續8年位居全疆第一,2024年曾創造百萬畝單產1164.7公斤玉米的大面積單產紀錄。(記者茍立鋒、胡虎虎)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