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農民日報 2025-10-16 14:18:11
湖北省潛江市后湖管理區張家窯“四季有蝦”池塘養殖試驗基地內,一池池碧水映照著藍天,工作人員正操控無人機投喂飼料,水面下隱約可見小龍蝦在水草間穿梭。這個占地220畝的基地,通過技術創新實現了小龍蝦全年穩定供應,推動潛江龍蝦由一季紅變四季紅。近日,記者隨“活力中國調研行”湖北主題采訪活動深入基地,探訪潛江“四季有蝦”的奧秘。
“傳統的小龍蝦大田養殖,主要是春季投苗,夏季集中上市,秋冬幾乎空當。現在通過池塘工程化改造和精準營養供給,我們做到了四季出蝦!”湖北省小龍蝦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李明波指著分隔整齊的池塘介紹,“這里展示的就是我們2024年試驗的同塘育養分離技術,大家可以看到,我們在池塘里筑了內埂,把池塘分成兩個區域:一邊是繁育區,一邊是養殖區。兩個區域完全隔離,可以獨立控制水質、養殖密度和管理。”
這么做有什么好處呢?通過模式和技術的升級,繁育區能夠穩定提供高質量苗種,配合養殖區的精養管理,真正實現苗種自供。“以前農戶每次都依賴外面購買小龍蝦苗,不僅成本高,還有質量和成活率不穩定問題。現在有了新的模式和技術,農戶就能自供苗種,風險更低,成本也少了,同時收益更穩定。這個就是‘四季有蝦’模式升級的一個關鍵點,也是我們試驗成果能直接落地、服務養殖戶的地方。”李明波說。
“以前冬季空塘,現在每月都有收成。”養殖戶李福建告訴記者,“我們冬季捕撈的7錢以上大規格小龍蝦占比超過70%,而且個個都是滿肉蝦,1兩以上精品蝦占比超過50%,畝均產值突破1萬元。”
“四季有蝦”模式的創新有效破解了小龍蝦在消費市場季節性供給的短板,以往的龍蝦餐飲主題店受龍蝦上市時間影響,傳統經營期一般只在3至8月,這也是行業內俗稱的“蝦季”,而“蝦季”結束后企業往往都是閉店或者轉為售賣其他時令產品,行業經營缺乏連續性,無法在消費市場形成持續性的品牌效應。
“在上海、深圳等經濟發達地區,龍蝦的消費需求往往持續全年,而以往針對春節市場,企業只能以凍蝦供應為主,不僅價格高,口感、味道也與活蝦有著顯著差距。在潛江龍蝦實現四季供給后,整體市場的原材料供應問題迎刃而解,為龍蝦美食更好地走進千家萬戶鋪平了道路。”潛江市小龍蝦產業發展促進中心辦公室主任張瑋說,“‘四季有蝦’模式的成功將有效助力小龍蝦餐飲從火一季向火全年發展,讓小龍蝦與傳統的春節消費旺季有效銜接,掀起更火爆的消費熱潮。”(記者丁伶俐)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