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光明日報 2025-10-17 13:42:24
【來自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的報道】
光明日報記者 李睿宸
10月16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文明鄉風建設以及舉辦中國文明鄉風大會有關情況。
發布會上,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專職副主任胡凱紅表示,近年來,各地各方面聚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移風易俗,廣大農民群眾理想信念更加堅定,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廣大農村地區的形與神、表與里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以務實舉措推動文明鄉風建設
“這些年農村面貌和農民生活確實發生了顯著變化。”胡凱紅說,但同時,文明鄉風建設上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高額彩禮、大操大辦、人情攀比、厚葬薄養、鋪張浪費等。
談到下一步文明鄉風建設的重點時,胡凱紅表示,一是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持續開展大眾化、針對性強的理論宣講,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所思所盼結合起來,在辦實事當中引導農民群眾爭做文明新風的倡導者、踐行者。二是深化農村移風易俗,繼續綜合運用教育引導、制度約束、輿論監督等舉措,運用自治、法治、德治等手段,倡導勤勞致富、崇德向善、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等理念,推動形成更多新風正氣,有效解決各類違背公序良俗的突出問題。三是加強鄉村文化建設,要保護好農村地區的文物古跡、鄉土建筑、名鎮名村、歷史街區、傳統村落、非遺民俗等文化遺產。建立優質文化資源直達鄉村機制,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四是夯實物質基礎,推動各個地方把致富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搞上去,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幫助農民生活富裕。同時,要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實現美麗環境與美麗生活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在移風易俗中轉觀念、得實惠
文明鄉風,移風易俗是關鍵。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江文勝介紹,為扎實有效推進農村移風易俗,農業農村部聚焦整治高額彩禮、大操大辦、厚葬薄養、農村賭博等突出問題,出臺專項文件,為各地在實踐層面提供了具體、可操作的政策工具箱;此外,在全國范圍部署開展農村移風易俗專項治理,各省份也都結合實際發布了實施方案;常態化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豐富鄉村精神文化生活;加強宣傳引導,廣泛開展“農村移風易俗主題宣傳月”、全國移風易俗曲藝展演等活動。
“移風易俗讓鄉村的紅白喜事更加文明、節儉,群眾心理和經濟負擔也大幅減輕,在移風易俗中轉變了觀念,得到了實惠。”江文勝表示。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細化倡導性標準,指導各地按照法定程序深化村規民約制修訂工作,鼓勵在尊重農民群眾意愿基礎上,對農村彩禮金額、禮金限額以及農村宴席可辦理的類別、桌數、菜品費用等提出倡導性標準,讓農民群眾操辦紅白事有據可依;做好惠民便民服務,鼓勵各地制定具有歷史文化底蘊、簡約時尚的新禮俗和“宴席菜單”;規范婚喪喜慶市場管理,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明確婚喪用品和服務指導價目表,加強對傳播大操大辦等背離公序良俗的廣告行為監管,嚴厲打擊農村低俗表演活動等違法違規行為;充分發揮群眾組織作用,發揮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等方面作用,引導群眾自我服務、自我管理。
搭平臺、聚合力,培育文明鄉風
據了解,中國文明鄉風大會將于10月29日至30日在陜西省延安市舉辦,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農業農村部、中共陜西省委、陜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這也是第一次舉辦中國文明鄉風大會。
“舉辦中國文明鄉風大會,主要考慮是搭建一個平臺,匯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圍繞培育文明鄉風,展示成果、交流經驗,探討問題的解決之道,推動和促進文明鄉風建設。”胡凱紅說,在大會的安排和設置上,面向基層、面向農民,務求在“農”字上作文章,辦出鄉村味道。
胡凱紅表示,此次大會將聚焦文明鄉風,緊扣“文明,讓鄉村更美好”的主題,開展一系列具有鄉土味的活動,比如,發布文明鄉風建設優秀案例、舉辦“村BA”群眾性體育活動、舉辦全國移風易俗優秀文藝節目展演等。
“我們將突出陜西特色,深入挖掘三秦文化資源、鄉村振興實踐和本次大會主題的結合點,全面展示陜西在文明鄉風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方面的探索成果,讓與會代表充分感受到三秦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蓬勃的發展活力。”陜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孫大光表示,希望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鄉土文化能人、青年人才、正能量網絡名人、縣鄉村基層黨組織代表等介紹經驗、傳經送寶,推動各地的好經驗、好做法在陜西落地生根,不斷提升陜西文明鄉風建設的整體水平。
《光明日報》(2025年10月17日 04版)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