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農視網 2025-10-19 23:26:30

三農快評
“品牌之夜”大型直播助農活動是今年農交會上的一個重要活動,33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助農主播推介本地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每個品牌背后,都是一方水土一方人,都是一段品牌助力鄉村振興的精彩故事。
這些品牌,各有各的地域特色和“揚名”妙招。有的以品質取勝,像“白嘴兒吃都行”的天津小站稻,“西北風吻過的果實”甘肅天水花牛蘋果,“看得見的風味、舌尖上的煙花”山東高青黑牛,“一串一碼、一品一味”的上海馬陸葡萄等。有的憑文化賦能,像“八千年粟種穿新裝”的敖漢小米,充滿紅色基因、軍墾精神的阿拉爾紅棗,有千年茶文化傳承的福建安溪鐵觀音等。有的靠營銷助力,涪陵榨菜和川劇聯姻,推出“臉譜限定款”,讓老字號成為年輕人追逐的新潮流;海南三亞芒果,把三亞風光和芒果一起賣,讓芒果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黃金引擎”。還有的依靠向加工和服務延長產業鏈條提升附加值,興隆山楂通過加工凍干山楂酥脆、山楂糕等,讓30萬噸山楂創出了50億元的產值。
主播們在現場還重點推介了脫貧攻堅和鞏固脫貧成果中的6個農產品區域品牌。庫爾勒香梨推介人現場感慨地說,“品牌,就是最好的幫扶。”
值得一說的是,10月17日“品牌之夜”推介的這33個農產品區域品牌,都是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里的品牌。2022年,農業農村部實施為期4年的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四年來先后把300多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納入培育計劃,重點在渠道對接、媒體宣傳、金融服務、海外推廣等方面提供支持,培育出了一大批質量過得硬、品牌叫得響、鏈條延得長、富民效果好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像四川會理的石榴,實現了身價翻三番的蛻變,小石榴硬是創出了80億元的大產業,帶動鄉親們的日子,比石榴果還要紅火;湖北潛江龍蝦,一年產值達800億元;安溪鐵觀音,帶動全縣茶農人均增收2萬元。
此外,農業農村部還會同有關部門推動建立農業品牌目錄,帶動30個省份的1400余個區域公用品牌納入省級目錄重點培育,初步形成了上下聯動、梯次培育的農業品牌目錄體系。
這場“品牌之夜”,正是中國農業品牌化進程的生動縮影。從產品到名品,從資源到品牌,越來越多的鄉土好物正借品牌之力,完成價值躍升。這條路,不僅讓農民的汗水凝結成市場認可的價值,更讓鄉村振興的畫卷因品牌而更加絢爛。我們期待有更多農產品品牌閃耀登場,成為富農強農的堅實力量。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