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農視網 2025-10-21 16:10:32

三農快評
涼席變盔甲、鍋蓋變盾牌、糞勺更是化身“青龍偃月刀”,這類“土味三國”短視頻您刷到過嗎?雖然沒有明星、沒有特效、拍攝一集成本僅600元,卻憑著一口原汁原味的方言和留守老人的本色出演,讓網友直呼這才是“真三國”。
拍攝者是安徽省阜陽市新建村的一位返鄉小伙鮑小光。在村里,他發現不少老人整日呆坐,沒有什么精神頭,生活格外單調。懷揣影視夢的他腦子一轉:“要不拍個‘三國’,讓大家過過戲癮?”面對這一提議,雖然老人們根本不懂,但鮑小光一戶戶動員,靠真誠打動第一位“丞相爺爺”,才算開了個好頭。
自2021年5月起,鮑小光帶領本村和附近村村民,用地道的阜南方言重新演繹《三國演義》。演員以老年人為主,平均年齡逾七十歲,最年長者達到八十歲高齡。他們巧妙利用鍋蓋、涼席、糞勺等日常農具手工打造成別具匠心的道具,并結合農村生活經驗對劇情進行本土化改編。憑借特色方言和創意設計,“土味三國”系列短片迅速走紅。截至2025年10月,系列短劇累計播放量已達十億,深受廣大觀眾喜愛。
走紅之后,賬號通過直播帶貨,有了一定收入。鮑小光會給老人們發些食品,還有幾十元的片酬。比起物質回報,村民們精神上更加豐富。73歲的李東華臺詞雖不多,戲癮卻越來越足,“整天排戲,和鄉親們說笑,一天過得特別快!”王奶奶拍完戲后,居然學著用智能手機,每天翻出自己演的片段,看到網友夸“奶奶演得好”,能樂呵一整天。排戲、談笑沖淡了村里以往的冷清,鄰里關系在共同的愛好中愈發和睦,為鄉風文明注入了濃濃的親情與活力。
年輕人回村通過創新、創意讓老人晚年生活煥發生機活力的事正在增多。河南鶴壁的“97村長小芳”領村里幾十名老人出游,去北京看天安門、去河南鄭州打卡海洋館,讓老人們找回童年樂趣,提升生活幸福感;江蘇淮安的吳先生帶村民唱紅歌、展示懷舊老物件、拍攝農村閱兵視頻,趣味滿滿,老人們笑聲增多、精氣神都有了明顯提升。
這份美好的創造與延續,關鍵在于像鮑小光、“97村長小芳”這樣熱愛鄉村、有善心、有點子的年輕人。希望這份由屏幕傳遞出的美好,能吸引更多人把目光投向廣袤鄉土,投向農村的老人。同時,也希望鄉村能夠創造更多吸引年輕人的條件,通過他們的創新,讓村里更多的老人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