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農視網 2025-10-27 15:48:29
二十載春秋
如詩如畫
二十載耕耘
碩果盈枝
2005年
一聲吹響“三農”領域的集結號
拉開了年度三農人物推介活動的序幕
一年又一年
從田間到實驗室
從鄉村到城市
一人又一人
用智慧引領鄉村
用行動詮釋擔當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
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
今年三農人物推介活動
主題是“展望十五五,奮進新征程”
繼續以“責任、創新、奉獻、引領”
為推介標準
突出新聞性、年度性、引領性、影響力
從2005到2025
三農人物走進二十年
站在二十年節點回望
200多位三農人物
是年度“三農”新聞背后的主角
是點燃鄉村振興的火種
是中國“三農”向上成長的力量
讓我們一起回顧
那些被銘記的故事↓↓↓
2010年度三農人物
袁隆平

他一生躬耕田野,追逐 “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解決了14億人的吃飯問題,把對祖國的熱忱結成飽滿的稻穗,一心為百姓筑牢大國糧倉。他用一生的時間守護了一粒種子,也守護了中國人的飯碗。豐收是對他最好的紀念。
2022年度三農人物
張桂梅

她推動創建了全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自2008年建校以來,華坪女高已累計將2000多名女孩送出大山、送入大學,張桂梅和師生們的故事更是感動了無數人。她用生命點亮萬千大山女孩的夢想,照亮她們的前程。自然擊她以風雪,她報之以歌唱;命運置她于危崖,她饋人間以芬芳。
2022年度三農人物
徐淙祥

他長期扎根黃淮農村,堅持科技興農,培育優良品種,改良栽培方法,使許多“望天田”變成“高產田”。他牢記囑托,善于應用現代農業科技,帶動廣大小農戶多種糧、種好糧,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積極貢獻。他熱愛農業,鐘情土地,成立勞模創新工作室,激勵引導年輕一代積極投身“三農”,為當地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活力動力。
2012年度三農人物
莫言

他是一位作家,也自稱是一個會講故事的農民。他的書桌鋪在家鄉的青紗帳里,用厚重的筆墨描繪著中國農民的酸甜苦辣。他的藝術風格離不開鄉土,而從他筆下的故事里,亦能窺見對鄉情的傾訴與對農村的熱愛。他為中國文學贏得國際聲譽,把中國農民送進全球視野。
2017年度三農人物
黃大發

在30多年的漫長時光里,他帶領村民們在絕壁上生生鑿出一條長9400米、地跨3個村的“生命渠”,結束了草王壩長期缺水的歷史,鄉親們親切地把這條渠稱為“大發渠”。他用實干兌現“水過不去、拿命來鋪”的誓言,為改善山區群眾用水條件、實現脫貧致富作出巨大貢獻,被譽為“當代愚公”。
2024年度三農人物
科技天團

他們年復一年破譯大自然潛藏在大豆、小麥、玉米、青稞、奶牛、生豬等種質資源中的密碼,將這些密碼精準復刻在14億只飯碗里;他們的工作總是伴隨著寂寞,他們的研究成果卻高調地發表在14億人的飯桌上;他們雙手揉搓的是粗糲的泥巴,他們奉獻出來的卻是獨具特色的農業芯片;他們俯身大地書寫論文,中國農業卻因為他們安裝了向上騰飛的科技翅膀。
他們
是二十年里
兩百多位三農人物的動人縮影
二十年,正青春!
我們堅信成長的力量
傳遞溫暖,點燃希望
三農人物的腳步從未停歇
所有歷程,皆為序章
“十五五”規劃的藍圖即將繪就
鄉村全面振興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10月24日
2025年度三農人物推介活動
即將啟動
這份由榜樣傳遞的炬火
即將點亮新的征程
讓我們共同期待!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