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重慶廣電-第1眼TV 2025-10-28 10:08:02
金秋十月,我市多種特色產業喜迎收獲。各地持續優化“線上+線下”多元銷售渠道,加速農產品“走出去”,為產業振興注入活力。
這段時間,南川區金山鎮龍山村的120畝高山蘿卜迎來豐收,預計總產量超百萬斤。得益于當地蔬菜合作社聯動直播帶貨、商超等多個銷售渠道,鮮甜的蘿卜加快“出山”,農戶們也更有干勁。
南川區金山鎮龍山村村民李德美說:“從種植開始,到收完蘿卜,差不多需要80天左右。一季下來,我們的收入大概在七、八千左右的樣子。”
同樣搭上“電商快車”的,還有云陽縣渠馬鎮的冬桃。當地政企攜手將直播間搬進了桃園:一邊是沉甸甸的果實掛滿枝頭,惹人垂涎;一邊是本土主播面向全國消費者進行推介。
云陽縣渠馬鎮本土主播于碧英告訴記者:“開播兩個小時就接到了50多單,很多消費者都是看到現場采摘的畫面后,就直接下單了。”
重慶園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元軍介紹:“通過電商直播預訂了5萬斤,最遠的訂單來自于新疆。”
秋意漸濃,特色養殖也紛紛迎來收獲季。在潼南區崇龕鎮白沙村的大閘蟹養殖基地,養殖戶正忙著劃船收蟹。這個基地采用“稻蟹共生”綜合種養模式,通過螃蟹捕食田間害蟲、排泄物肥田,形成綠色生態循環。
潼南區大閘蟹銷售門店負責人沈姝表示:“我們主要是走線上,下個月開始是旺季,一天還是有一百多單的樣子。”
在北碚,30萬尾身披靛藍“盔甲”的本地產澳洲淡水龍蝦,陸續開捕上市。在位于歇馬村的養殖基地,連片的蝦塘水波蕩漾,農戶們正收網查看龍蝦長勢,剛出水的龍蝦揮舞著蝦鉗,個頭飽滿、活力十足。
重慶嘉釗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譚小彬透露:“總產量預計在3萬余斤,供應期可持續到11月中旬,我們打算推出釣蝦節等活動,并繼續將養殖規模擴大到1000畝。”(重慶廣電-第1眼TV綜合報道)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