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農民日報客戶端 2025-10-29 17:11:13
今年脆李豐收季,果農們不再只靠鮮果外銷,深加工這條新渠道讓采摘的果子有了第二出路。近年來,重慶市巫山縣跳出只賣鮮果的局限,以深加工破解產業瓶頸,將一顆顆清甜脆李釀成高附加值果酒,讓小果子撐起大產業。
巫山縣地處北緯 30°黃金生態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出優質脆李。當地將脆李產業作為富民興村的支柱產業,種植面積突破30萬畝,覆蓋22個鄉鎮、200余個行政村,年產量超20萬噸,綜合產值逾50億元,帶動10萬余名果農增收致富。但鮮果保鮮期短、市場價格波動大的問題,曾讓果農們頗為發愁。
為破解這一難題,巫山縣立足資源稟賦,延伸產業鏈、提升附加值,推動產業從賣鮮果向深加工轉型,打造現代化脆李深加工產業園,培育縣屬國有企業重慶市李遇酒業有限責任公司,為小果子打開市場。
走進巫山李遇酒業產業園車間,一派繁忙景象。全自動清洗設備里,高壓氣泡水流仔細沖刷著果皮,去除塵土雜質;分揀線上,工人師傅們麻利地挑出殘次果,留下果形飽滿、成熟度達標的優質原料。“現代化脆李產業園配備先進的冷藏、生產、儲存、研發及釀酒設施,可實現年加工脆李15000噸、年產脆李酒990千升。”產業園負責人介紹。清洗后的脆李經過純果原漿發酵、低溫控溫陳釀、壺式蒸餾等先進工藝,最大程度保留果品營養與天然風味。
如今,巫山脆李酒已開發出發酵型、蒸餾型等多系列產品,斬獲 ISGC 國際烈酒大獎賽金銀獎。從原料采摘、分選到包裝運輸,形成了一條完整的增收產業鏈。
小脆李承載大希望,深加工激活新動能。未來,巫山縣將繼續以脆李為媒,推動“農業+工業+文旅”深度融合,打造集種植觀光、果酒品鑒、文化體驗于一體的農旅融合新業態。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劉自艱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