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農視網 2025-10-30 14:16:43

三農快評
此刻的陜西延安,安塞腰鼓擂出千鈞之力,農民代表道出肺腑之言。中國文明鄉風大會正在這里舉行。這是國家的頂層設計,是深植于基層沃土、蓬勃生長的文明力量。大會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農業農村部、中共陜西省委、陜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全國各地代表匯聚在這片找到中國出路的熱土上,為鄉村的精神家園探尋新的路徑。
10月28日,中國文明鄉風大會“村BA”群眾體育交流活動率先開賽,吸引了3000多名觀眾到場。期間,重慶扇子舞、陜西安塞腰鼓等節目輪番上演。當夜色漸濃,賽場的燈光漸次熄滅,但屬于鄉村的文化之光愈加明亮。今日鄉村有強身健體的村超,有文藝體驗的村歌,還有農產品展銷的村播等。10月29日,首份《全國“村字號”文體活動情況報告》發布,報告顯示2024年全國農村累計舉辦各類文體活動超220萬場。
文明鄉風催生出一片片充滿生命力的熱土,源自田野的智慧也為城市開拓著新思路。我們看到蘇超、贛超等活動正點燃著城市熱情。今日中國,農耕文明和城市文明交相輝映。
除了“村字號”文化體育發展,大會還圍繞黨的創新理論進村入戶、深化農村移風易俗、保護傳承農村文化遺產等議題展開討論。
一場酒席、一個紅包,看似平常,卻關系著萬千農民的生活質量。我國歷史上第一部鄉約《呂氏鄉約》誕生在陜西省藍田縣,其核心內容包含“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恤”。今天,“藍田新婚禮”用誦讀鄉約的儀式感取代低俗婚鬧,千年鄉約煥發新的生機。
在廣西桂林市廣南村,老鄉們圍著“一塘火”探討修路架橋、調解矛盾。公開透明的議事規則和守望相助的集體精神,讓人心跟著這團火暖了起來。大伙從“站著看”到“跟著干”,最后“一起管”,這是最生動的文明實踐。
農之強,在倉廩實,也在文明盛。2017年,鄉村振興吹響號角。八年后的今天,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啟幕時,我們把目光聚焦鄉村——200多萬個自然村不僅能看得見青山綠水,更能留得住淳樸鄉情、記得住家國情懷。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