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農視網 2025-10-30 14:17:27

三農快評
一間屋,一本書,紙張翻動,連接起農村兒童與浩瀚書海的世界。
在內蒙古達拉特旗南伙房村,有一間名為“小宇宙”的公益閱讀書房。平日里,村里的孩子們常常聚在這兒靜心閱讀,在寧靜的時光里探尋書本里的廣闊世界。
負責書房的“大家長”孫曉宇,是南伙房村“兩委”委員、婦聯主席,也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副站長。南伙房村人員流動大,不少孩子的父母都在周邊打工,孩子們周末無人看管、學習缺少引導。為了讓孩子們周末能有個地方看書、學習,孫曉宇多方籌集適合青少年閱讀的書籍,在村委會的支持下,將原有的“草原書屋”升級為一間公益閱讀書房。
從最初只在雙休日開設公益讀書課堂,到后來逐漸拓展至寒暑假的日常陪伴,孫曉宇與全村50多名中小學生之間慢慢形成了一種默契:只要不上學,他們就來到“小宇宙”。每周,她還會組織一場富有意義的讀書活動,如講故事比賽、賽詩會、讀書交流會等,讓孩子們在愉悅中感受文字的魅力。令孫曉宇欣慰的是,很多年紀大一些的孩子已經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即便不在書房,也能在家中靜心讀書。這份從“小宇宙”點燃的書香,正悄悄照亮他們更遠的路。
除了南伙房村,公益書房正如繁星點點,照亮更多孩子求知的無垠夜空。在山東省臨沂市杭頭村,返鄉文學博士周慶貴把農家小院建成一座圖書館,這里常常座無虛席,成為孩子們放學后的“第二課堂”;在湖南省邵陽縣五峰鋪鎮,一間面向全鎮免費開放的愛心書屋,吸引著眾多周邊村落的留守兒童前來閱讀,從這里已走出五十多位大學生。
這些愛心書屋如螢火閃爍,照亮了許多孩子的童年。然而放眼全國,它們所改善的仍是局部,大多數農村孩子依然面臨“閱讀匱乏”的現實。2024年《中國兒童閱讀能力調研報告》指出,農村兒童平均年閱讀量為4.51本,僅為城市兒童的1/5。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數據也顯示,城市家庭平均擁有兒童讀物15.6本,農村家庭僅6.3本。此外,鄉村學校圖書館不僅藏書量少、更新慢,優質讀物更是稀缺。
補足農村兒童閱讀短板,關鍵要在圖書資源、閱讀空間與讀書指導上協同發力。同時,應積極鼓勵公益組織、熱心人士等社會力量參與共建,對在鄉村開辦書店或公益閱讀空間給予政策支持,共同營造良好閱讀生態。
推動兒童鄉村閱讀,是一場需要持久耐心與溫柔的“澆灌”。近日,國務院批復同意自2026年起設立“全民閱讀活動周”,這為播撒閱讀種子、滋養鄉村沃土注入了更為強勁的國家力量。在此新起點上,我們更應堅信:為鄉村孩子書架上增添的一本好書,不僅關系一個孩子的成長軌跡,更是對一片土地未來最輕盈、也最堅實的投資。我們期盼,閱讀能在鄉野間蔚然成風,讓一縷縷書香,伴隨孩子們走向更遼闊、更明亮的明天。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