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新華網 2025-11-03 14:03:13
湖州市德清縣莫干山鎮五四村“中國數字鄉村第一村”經驗做法德清縣莫干山鎮阜溪街道五四村利用大數據構建鄉村智治新模式。以數字賦能助力鄉村治理,依托大數據和地理信息數據服務,基于“城市大腦”平臺支撐,在全省率先構建鄉村治理數字化平臺,以“一圖感知五四”“大數據碰撞分析和電子圍欄”等技術應用,實時掌握鄉村生產、生活、生態變化態勢,創建鄉村智治新模式,有力提升鄉村治理現代化水平。一、基本情況五四村位于浙江省德清縣莫干山山麓、地處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村域面積約5.61平方千米,轄1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623人。村黨總支下設三個黨支部,黨員57名。近年來,五四村把以數字技術為代表的科技創新作為深化“千萬工程”的突破口,走出了一條以數字賦能撬動鄉村治理的新路子。五四村通過構建數字鄉村業務應用、應用支撐、數據資源和基礎設施“四大”體系,建立業務協同模型,構建覆蓋鄉村規劃、鄉村經營、鄉村環境、鄉村服務、鄉村治理五大領域的“數字鄉村一張圖”以及數字生活服務平臺和治理決策中樞。運用圖像識別、北斗定位、遙感影像、三維實景地圖等技術,搭建農業農村通用組件,構建應用支撐體系,建立鄉村大數據資源體系,推進物聯網、農業環境感知、數據傳輸、數據處理、終端應用等基礎設施體系建設。

圖1.五四村鄉村治理數字化平臺架構圖二、具體做法(一)以數字優村莊規劃,高起點定位發展方向建立以電子地圖、遙感影像、三維實景地圖等多類型、多尺度、多時態的空間數據為基底,疊加自然資源、農業、水利、交通、建設、文旅、民政等部門的17個圖層232類數據,建成數字化鄉村模型,構建五四數字鄉村底圖,直觀呈現五四自然風貌和村莊變遷,實現基礎設施的可視化管理和維護、人與人交互信息的有效留存和可再現。統籌推動數據資源整合匯聚、聯動分析,制訂全域旅游發展規劃,規劃以省級田園綜合體創建為載體,圍繞“花開五四、未來鄉村”定位,以花卉苗木、茶葉筍竹產業為主導,形成“一心一軸一環兩片”整體布局,即綜合服務與文化體驗中心、莫干山異國風情景觀軸、環村休閑景觀線、北部田園休閑片和南部山地度假片,主要以紅色基因為傳承、以農旅融合為重點,打造集生態農業、紅色教育、休閑旅游、養生度假和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利用三維實景地圖,把涉及的規劃數據疊加在圖層上,全村山水林田湖一目了然,無論是產業項目落地、土地整治還是村民建房管理,都變得更加直觀精準。

圖2.一圖感知五四(二)以數字促產業融合,高質量推動強村富民立足地處莫干山國際旅游度假區門戶的優勢,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2004年實現村3000多畝耕地100%流轉,不斷完善農村綜合產權流轉交易體系村級平臺,健全農村產權網上交易運行機制。先后引進紅楓、“中國紅”玫瑰、優質葡萄等九大生態種植特色農業生產基地和億豐花卉、垚淼生態園等經營主體,大力發展數字農業和智慧農業,統籌現代農業項目和19家別具一格民宿發展,組成了體驗觀光采摘、高端休閑度假等鄉村旅游產品。2019年開始,五四村加快省級田園綜合體建設,將田園休閑游同紅色研學游、智慧鄉村游、康體運動游等產業有機結合,推進一二三產深度融合。同時,通過率先引入創客中心、眾創空間等項目,實現“兩進兩回”,不斷增強改革創新動力。2019年,村集體各類經濟收入513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1萬元。通過平臺能清楚了解村集體經濟收入的組成,村里引進的農業園區、家庭農場和開辦的鄉村民宿等經營主體的分布、經營狀況、收入來源以及帶動本村勞動力就業等情況,為精準服務村民增收致富提供了一手資料。(三)以數字強鄉村治理,高標準提升管理效能融合歷年美麗鄉村、城鄉一體化建設中布設的視頻監控、污水監測、智能窨井蓋、智能垃圾桶、智能燈桿、交通設施等6大類534個感知設備,形成觸達鄉村各角落的物聯感知網,實現對“村莊環境的全天候監測、村民生活的多維度記錄”。梳理鄉村治理業務及流程,制定數據歸集目錄,通過政務數據接入、現場數據采集和物聯感知設備推送等渠道歸集數據,包括水質量、空氣質量、垃圾分類、交通出行等282類數據。依托“城市大腦”,推進全縣各信息系統與平臺互聯互通,實時共享時空信息、基層治理四平臺、智慧交通、污水處理等13個系統數據。通過對感知設備、村民活動等共享數據的精準分析、異動管理,實時處置村內緊急情況、基礎設施故障等問題,提升鄉村醫療、養老、助殘、垃圾分類等“最后一公里”便民服務實效等,有效降低鄉村治理成本,挖掘沉睡的數據資產,實現數據資源利用最大化。鄉村治理數字化平臺自9月上線以來,已有效處理環境污染、鄰里糾紛、合同管理等問題180余個,平均用時從以往的5個工作日縮短到3個小時,從而有效提升了村級事務管理的能力和效率。通過融合歷年來美麗鄉村、城鄉一體化建設中布設的各類感知設備,動態收集水、空氣、垃圾分類等數據,實現對生態環境變化的實時監測、管理。比如對每日易腐垃圾的收集監測,不僅降低了管理成本,更有效地引導了村民參與垃圾分類,改善居住環境。

圖4.五四村大數據管理平臺(四)以數字助管理決策,高效率打造智能服務開展“最多跑一次”向鄉村社區延伸,以“浙里辦”為載體,大力推廣網上辦、掌上辦等服務平臺,實時提供就業信息、簽約醫生上門問診、居家養老等服務。按照“人人都是網格員,小事不出村”的理念,平臺有效連接基層治理四平臺,實時呈現村民反映事件及分類處理反饋情況。利用大數據碰撞分析和電子圍欄技術,對村域人群來源、駐留時長、人流趨勢等進行分析,實現人流過密預警、人群疏散預警等。對入村渣土車拋灑滴漏、村民騎行電動車未戴頭盔等行為進行視頻智能分析,提高管理效率。在遭遇臺風天等突發事件時,運用智能化預警監測,向全村人群迅速群發避災信息,提高應急救災能力。三、取得成效2022年,全村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654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5.5萬元。先后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村、全國美麗宜居示范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等榮譽。(一)念好“土地經”,實現“借地生財”五四村人少地多,但村民種糧積極性不高,一度耕地拋荒高達40%。2000年孫國文當選書記后,抓住土地整理的契機,推動土地100%流轉,相繼引入7個生態種植項目,成立湖州市首家土地股份合作社,全村447戶人家,家家承包地入股。全村1000多畝地,僅由7個人經營,使昔日低頭耕作的村民,可凈賺三筆錢:土地出讓金、合作社分紅、農忙時基地務農收入。(二)算好“美麗賬”,將“美麗”變“金錢”二是算好“美麗賬”,發展農村田園旅游,“將美麗變成金錢”。隨著紅楓、葡萄、玫瑰等生態種植基地相繼落戶,五四村成了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于是,村里買了觀光車,修了觀光道,吸引城里人來玩。目前,五四村已成為3A級旅游景區,村子里30多家民宿,年接待游客量達7、8萬人次,節假日時,一床難求,村民人均收入突破了5萬元。(三)建成5G基站,打造中國數字鄉村第一村建成首座村級5G基站塔,試行5G無人駕駛微公交,成為全省第一個5G智慧出行未來鄉村示范點。走進村委,墻面5G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村里各位網格員發來的信息,只需動動鼠標,就能“一圖全面感知”村里的生產、生活、生態變化。還創辦了木芽鄉村青年創客空間,吸引青年才俊,繪制明日更美的發展藍圖。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