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新華網(wǎng) 2025-11-12 10:53:56
新華社廣州11月11日電(記者譚暢、王沁鷗)“每個體育人都有奧運夢,我更大的目標是站上奧運賽場。”
——第三次全運會之旅,河北隊選手薛紫陽獲得柔道男子66公斤級冠軍,首次登上全運會最高領獎臺。他坦言,如果不考慮繼續(xù)向國際賽場邁進,這枚金牌是他最好的退役禮物。此番拿下全國冠軍讓他信心倍增,重燃奧運夢。

11月10日,河北隊選手薛紫陽賽后慶祝勝利。新華社記者 朱祥 攝
“小朋友們都很厲害,就保持好的心態(tài)去滑板吧,怎么開心就怎么去玩兒。”
——滑板項目11日在惠州市完賽,四枚金牌中的三枚被青少年選手獲得,摘得獎牌的12人中有九人尚未成年。廣東隊潘家杰獲得男子街式金牌,是當天唯一成年冠軍。當被問及給后起之秀的建議,這名25歲的“老將”沒有“倚老賣老”。

11月11日,廣東隊選手潘家杰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其實沒什么吧,我還是喜歡和我弟搶玩具。”
——從去年比完巴黎奧運會至今,廣東隊的女子滑板選手鄭好好長高了10厘米,也從小學生變成了初中生。記者問起她一年之間有什么變化時,13歲的她暴露“小孩姐”底色。

11月11日,廣東隊選手鄭好好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我一直對標世界各地的優(yōu)秀選手,所以對自己期望會更高一些。”
——以56秒88奪得女子100米蝶泳冠軍后,江蘇隊張雨霏坦言對金牌不意外,賽前期望的成績更高。
“有可能你們還不止跑游泳一場,之后還要去跑其他的比賽,我就覺得大家都不容易。”
——張雨霏堪稱“媒體友好型”運動員,時常在混合采訪區(qū)與記者熱聊。她在女子100米蝶泳決賽后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愿意與記者相互體諒、雙向奔赴。

11月11日,冠軍江蘇隊選手張雨霏在頒獎儀式后向觀眾致意。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四年一屆的賽事,需要放手一搏,正如我們福建人的口號‘愛拼才會贏’。”
——舉重項目女子55公斤級比賽中,福建隊魏婷娜挺舉第二把試舉122公斤失敗,第三把直接舉起125公斤逆轉(zhuǎn)奪冠。福建隊教練劉偉煌表示,賽前原計劃以穩(wěn)為主,比賽中發(fā)現(xiàn)有機會沖擊冠軍,遂放手一搏。

11月11日,福建隊選手魏婷娜在抓舉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楊晨光 攝
“鄭(開積)教練覺得大姐練得好,后來發(fā)現(xiàn)家里竟然還有兩個!就把我們?nèi)肌砹恕!?/p>
——舉重項目女子45公斤級比賽中,廣西“姐妹花”趙金蘭和趙金紅包攬金銀牌。2012年,廣西玉林市體育運動學校的教練鄭開積先是選中趙金紅,后又“盯”上她的妹妹和弟弟,三姐弟陸續(xù)走上舉重之路。

11月10日,冠軍廣西隊選手趙金蘭(左五)、亞軍廣西隊選手趙金紅(左三)和季軍陜西隊選手陳雅柔(右二)在頒獎儀式上。新華社記者 楊晨光 攝
“后面的單打比賽我要拿冠軍!”
——網(wǎng)球青年組男子團體半決賽中,香港隊0:2不敵江蘇隊。香港隊鄭肇致雖輸了比賽,但定了個在后續(xù)比賽奪冠的“小目標”。

11月11日,香港隊選手鄭肇致在單打比賽中回球。新華社記者 顏麟蘊 攝
暖經(jīng)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yè)做足“內(nèi)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chǎn)業(yè)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fā)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jīng)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guī)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jīng)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yè) 多元化優(yōu)質(zhì)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fā)展空間實現(xiàn)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qū)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chǎn)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lián)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