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2025-11-14 10:14:03
秋日的重慶墊江田野,宛如一幅被現代科技精心勾勒的農業畫卷,四處洋溢著高效生產的蓬勃生機。植保無人機在低空精準穿梭,為作物進行病蟲害防治;智能閥門有序運作,將水源精準送達作物根部;大型農機在田間高效完成耕種與收割任務……像這樣科技賦能農業的場景在墊江早已屢見不鮮。
“現在我們都用無人機,搭載高清攝像頭,實時捕捉作物葉片圖像,通過先進的AI算法自動識別病蟲害種類和發生程度。一天能作業四五百畝。”墊江縣澄溪鎮通集村3組農機手洪昌俊說。如今,墊江縣組建了38支專業飛防隊伍,能夠為水稻、玉米、小麥等多種作物提供病蟲害防治、播種、施肥、農田測繪等全方位作業服務。
“只需在手機App上輕輕一點,就能遠程控制田間閥門,輕松管理農田灌溉。”洪昌俊說。走進澄溪鎮通集村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只見一根根黑色管道沿著田壟有序鋪設,噴頭和滴灌帶悄無聲息卻又精準地將水分送至作物根部,這是智能灌溉系統帶來的便利。該系統通過增設支線管網、優化管路走向、加裝智能閥門,并推廣低壓管道輸水與精準灌溉技術,讓農田告別了傳統的大水漫灌模式。系統在作業過程中,配合傳感器實時監測土壤濕度,實現全自動按需供水。
科技發展離不開政策保障。據墊江縣農業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尹明介紹,今年出臺的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實施方案,以政策扶持農業生產經營主體開展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推動服務組織朝標準化、機械化、集約化邁進,大幅提升農業生產效率。今年,墊江全縣新培育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6家、家庭農場12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0家,還建成3個農事服務中心,為農戶提供無人機植保、智能灌溉運維、農技咨詢等一站式服務。
“國家補一點,合作社減一點,我們自己出的部分很少。今年我家水稻全部采用無人機‘飛防’和機械收割,僅病蟲害防治成本就降低了30%。”硯臺鎮順昌村水稻種植大戶譚書果說。
“如今,科技的力量已融入墊江農業的土地,讓種地變得更輕松與高效。”尹明表示,“下一步,我們將以水稻制種產業為重點打造全縣域水稻智慧制種平臺,通過‘產業布局一張圖、綜合服務一扇窗、種子監管一雙眼、產業服務一趟車、種業百科一本書’等‘五個一’布局,為水稻制種產業插上智慧化翅膀。”(記者李松)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