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央視網 2025-11-14 10:39:37
央視網消息: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秋糧收購量超1億噸。今年秋糧市場呈現出收購進度快、市場購銷活、優質優價三大特點,深加工需求旺盛,多元主體入市積極性高。


東北地區玉米收獲進度比去年提前,質量總體較好;高蛋白大豆需求較旺,價格明顯高于普通品種;稻谷供應充足,優質優價特征明顯。黑龍江省嫩江市今年優質玉米品種面積突破100萬畝,顆粒飽滿、品質過硬,成為糧企搶購的“香餑餑”。收儲點負責人稱,優質玉米每斤價格比市場價高一分(錢)到一分半,農民交糧積極性高漲,糧食品質穩定,企業也受益;并通過“優質種子+溢價回收”模式,構建從田間到收購的全鏈條助農閉環。
在收購現場,玉米入倉全程智能化系統精準把控。

在四川鹽亭,優質玉米成為蛋雞專屬口糧。在當地飼料加工區里記者看到,一輛輛滿載金燦玉米的貨車排成長龍,這里是全縣九大蛋雞養殖場的“中央廚房”,每天有超過200萬只蛋雞的口糧在此生產、配發和統一供應。

目前,全國玉米深加工產能1.25億噸,部分企業繼續擴產或延伸產業鏈。不僅禽蛋,隨著豬肉、牛羊肉消費旺季的到來,玉米需求將保持旺盛態勢。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數據中心主任 王曉輝:從飼料端分析,今年以來飼料產量呈增長態勢,帶動玉米需求增加;從加工端看,新季玉米上市以來,深加工企業開工率環比提高。監測顯示,11月上旬全國淀粉加工企業開工率在66%左右,月環比提高6個百分點。
三省啟動最低收購價 穩市場預期
今年,國家繼續在稻谷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目前,國家有關部門先后在河南、湖南、黑龍江三省啟動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

今年,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分別為:中晚秈稻每噸2580元,粳稻每噸2620元。各地準備最低收購價收儲倉容超1000萬噸,能夠滿足農民售糧需求。


和流動檢驗車同步展開服務的還有眼前這個“機器人組合”。這臺在糧面上來回穿梭的平倉機器人是一位“整理高手”,它能夠在巨大的糧堆上自主行走和作業,通過靈活的螺旋輪和刮板,將原本起伏的糧面自動推平。另一旁,工作人員正使用多參數糧情AI監測系統為糧倉做“體檢”,只需要將探桿插入糧堆,幾分鐘內就能形成一份詳盡的“體檢報告”。

截至目前,中儲糧集團已公布收購庫點50個、預備倉容137萬噸敞開收購。
多項為農服務 秋糧收購入庫跑出“加速度”
此外,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還指導各地推出多項精準服務,讓農民賣“舒心糧”“放心糧”。

順應農民售糧新特點新變化,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指導各類糧食收購主體做好各環節服務工作,讓售糧主體少排隊、快售糧。針對不利天氣等影響,優化糧食產后烘干等服務,加強儲糧技術指導,把糧食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在浙江西塘現代糧食全產業鏈園區,8臺智能烘干機全速運轉,當地糧儲、供銷、交通等多部門共同協作,嚴格把控從稻谷到大米的所有環節。在監控大屏上,烘干過程中的溫度、水分、風速等關鍵數據一覽無余。
深化產銷合作 加強農企對接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還指導各地優化人員、倉容、資金、運力等要素保障,深化產銷合作,加強農企對接。

在湖南常德鼎城天和水稻專業合作社,記者看到了這樣一份“農時服務清單”:從播種到收割、從收購到入倉,當地郵政儲蓄銀行精準匹配300多戶種糧農民資金信貸需求。

秋糧占全年糧食產量的近四分之三,品種多數量大,收購時間跨度長,一般要持續到來年4月。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指導各地加強糧食市場監測預警,密切跟蹤價格、供需等情況,適時發布糧食收購進度、價格等信息,嚴格糧食收購執法監管,堅決維護種糧農民利益。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