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人民日報 2025年11月10日13版 2025-11-18 10:25:52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現代化離不開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農村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建設農業強國,利器在科技,關鍵靠改革。”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制造技術與現代農業技術深度融合,正在顛覆傳統農業生產方式,重塑全球農業競爭格局。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面對農業數智化轉型的新趨勢新要求,要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推進農業現代化提供重要動力。
縱觀世界農業強國的實現路徑可以發現,只有農業科技強才能實現農業強。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用有限資源穩定解決14億多人口的吃飯問題,全體農民擺脫絕對貧困、同步進入全面小康。在農業科技方面,我國取得歷史性成就,種子、耕地、農機裝備等關鍵領域的農業科技創新實現大突破大跨越,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推進農業現代化提供了重要支撐。當前,我國農業科技創新整體邁進了世界第一方陣。也要看到,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農業科技發展依然存在薄弱環節。

教育、科技、人才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核心要素。建設農業強國的關鍵在于農業科技,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為建設農業強國、推進農業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農業科技創新離不開強大的人才隊伍,農業人才是建設農業強國、推進農業現代化的主力軍;農業人才培養離不開高質量的教育保障,農業教育為建設農業強國、推進農業現代化提供重要保障。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有機統一、密不可分。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推進農業現代化,應遵循教育先行、科技支撐、人才驅動相互融合的發展路徑,聚焦三位一體發展中可能存在的體制機制障礙,促進創新主體高效協同、創新要素順暢流動、創新生態持續優化,以教育科技人才協同融合進一步加大農業科技創新力度,不斷優化科技創新資源和要素配置。這既是搶占國際農業科技競爭制高點的必然選擇,也是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必然要求。涉農高校作為以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推動農業強國建設的重要力量,要統籌推進教育提質、科技攻關、人才振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筑牢堅實根基。
以教育提質夯實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之基。教育是提升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源頭活水,更是培養“興農人”的主陣地。聚焦國家教育強國建設目標,要加快構建支撐農業強國建設的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持續優化高校學科專業布局,主動適應農業數字化、智慧化和協同化發展趨勢,推進新農科建設,塑造助力農業強國建設的學科生態系統。強化基礎理論教學和工程實踐能力培養,推動高校、職業院校與產業龍頭企業共建智慧農業理論與技術重點實驗室,推動創新鏈人才鏈產業鏈融通,引領農業科技創新與產業變革。圍繞農業生產全過程與智能農機全生命周期的技術技能人才需求,建設高水平實訓基地,提升職業教育水平,培養一批高素質農業技術技能人才。厚植工匠精神,完善農業技術技能人才評價體系,拓寬其職業發展通道,增強農業職業吸引力和榮譽感。

以科技攻關鍛造農業現代化的創新之魂。破解農業科技和關鍵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的難題,必須走科技自立自強之路。要瞄準世界農業科技前沿,緊扣智慧農業復雜場景需求,補齊智慧農業短板弱項。針對農業生產的基礎、共性問題,組建跨學科攻關團隊,力爭實現前瞻性、引領性突破,為農業科技創新提供源頭支撐。聚焦農業生產各環節技術的短板弱項,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優勢科研力量,組建創新聯合體,激發各類創新主體活力,盡快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可控。建設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平臺,支持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中小企業協同創新,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積極建設農業科技領域的“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以高水平開放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實現全球創新資源的整合和科技成果價值的輸出。
以人才振興筑牢農業現代化的建設之本。人才是建設農業強國、推進農業現代化最活躍、最積極的因素。要加快培育一批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興農人”,著力打造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農業強國建設生力軍。圍繞農業領域的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需求,完善更為積極、開放、柔性的人才引育機制,支持跨地區、跨行業人才資源共享,注重在重大科研任務中培養青年科技人才后備軍,建立健全促進青年人才脫穎而出的機制。深化興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破除人才流動、使用、評價等方面存在的體制機制障礙,激勵“興農人”在深耕農業、服務鄉村中實現人生價值。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鼓勵戀鄉農民工返鄉、知農大學畢業生回鄉和愛農各類人才下鄉創業,為鄉村全面振興取得實質性進展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作者
李洪波
■ 江蘇大學黨委書記
圖源|新華社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