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農(nóng)視網(wǎng) 2025-11-20 10:03:11
在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的賽場上
除了運動員矯健的身影
一群特殊的“工作人員”
正悄然改變著我們對體育賽事的認知

頒獎儀式上
人形機器人以毫米級的精準度
將獎牌穩(wěn)穩(wěn)遞到頒獎嘉賓手邊

11月14日,人形機器人在拳擊男子92公斤級頒獎儀式上為頒獎嘉賓遞上獎牌。

11月14日,人形機器人在拳擊男子92公斤級頒獎儀式上為頒獎嘉賓遞上獎牌。

11月14日,人形機器人在拳擊男子92公斤級頒獎儀式上手捧獎牌。
田徑賽場上
機器狗邁著靈動的步伐奔向鐵餅落點
完成了對賽事器材的高效回收

11月16日,機器人在田徑男子十項全能鐵餅比賽中運送鐵餅。

11月15日,機器狗在田徑項目女子標槍及格賽中運送標槍。

11月15日,機器狗在田徑項目女子標槍及格賽中運送標槍。
火炬?zhèn)鬟f中
人形機器人作為首棒火炬手驚艷亮相
機器狗化身“吉祥物守護者”協(xié)助傳遞

11月2日,火炬手蘭小軍(左二)在火炬?zhèn)鬟f深圳站展示從機器狗上取出的本屆全運會吉祥物玩偶。

11月2日,火炬手人形機器人“夸父”在深圳傳遞火炬。

11月2日,火炬手人形機器人“夸父”與王裕寧(左)在深圳站火炬?zhèn)鬟f中。
在本屆全運會的賽場內外
機器人提供著類型多樣的服務
成為了不可或缺的智慧伙伴
從暖場表演的搭檔
到信息服務的助手
甚至千年禮樂的“樂手”
……
當科技創(chuàng)新與人文關懷深度交融
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屆精彩紛呈的體育盛會
更是中國式現(xiàn)代化進程中
人機和諧共生的美好圖景

11月19日,人形機器人在深圳賽區(qū)分媒體中心為記者發(fā)放媒體包。

11月17日,在田徑項目賽事開始前的暖場活動中,機器人和吉祥物喜洋洋在廣東奧體中心體育場賽跑。

11月17日,在田徑項目賽事開始前的暖場活動中,機器人和吉祥物喜洋洋、樂融融在廣東奧體中心體育場賽跑。

11月17日,在田徑項目賽事開始前的暖場活動中,機器人和吉祥物喜洋洋、樂融融在廣東奧體中心體育場賽跑。

11月17日,在田徑項目賽事開始前的暖場活動中,機器人和吉祥物喜洋洋、樂融融在廣東奧體中心體育場賽跑。

11月13日,參與場地自行車女子團體競速賽決賽賽前表演的機器人向現(xiàn)場觀眾招手互動。

11月13日,一名賽事技術官員在場地自行車女子團體競速賽決賽前同參與表演的機器人擊掌合影。

11月13日,吉祥物喜洋洋、樂融融和機器人在場地自行車女子團體競速賽決賽前表演。

11月13日,吉祥物喜洋洋、樂融融和機器人在場地自行車女子團體競速賽決賽前表演。

11月9日,機器人在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開幕式現(xiàn)場表演。

11月9日,機器人在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開幕式現(xiàn)場表演。

11月9日,機器人在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開幕式現(xiàn)場表演。
“可感、可知、可及”的科技
已融入本屆全運會的方方面面
從自由視角到百米級的精準氣象預報
從無人智駕出行到氫能共享單車
從AI眼鏡到數(shù)字人志愿者……
這些無處不在的科技力量
全方位、多維度地構建起
“科技賦能體育”的全運范式

滴滴自動駕駛在十五運會期間圍繞廣州的體育場館和媒體中心等重點場所提供自動駕駛出行服務。

11月15日,深圳警方在場館附近使用“電子狼”警用巡邏機器人。

這是11月15日在廣東珠海橫琴網(wǎng)球中心拍攝的智能電動升降裁判椅。

11月15日,全運會歷史上首個跨境馬拉松賽事開賽前,參賽選手在深圳灣口岸前置查驗區(qū)完成查驗手續(xù)。本次賽事通過智慧管理體系,實現(xiàn)了無感通關。

11月8日,全運會歷史上首次舉辦的跨境公路自行車男子個人賽決賽開賽,這是當日拍攝的通關手環(huán)。
一次次別開生面的科技互動
不斷展現(xiàn)著中國智造的實力
也成為粵港澳三地
科技聯(lián)結的生動寫照

這是2024年7月8日在東莞拍攝的中國散裂中子源(無人機照片)。在粵港澳大灣區(qū)多地,一系列在建和已啟用的大科學裝置集群效應初現(xiàn),助力大灣區(qū)加速邁向國際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

這是2024年11月14日拍攝的江門中微子實驗探測器內部。

2025年1月10日,科研人員在廣東東莞阿秒科學中心實驗室調試應用于先進阿秒激光設施的高性能激光器。設施建成后,將為物理、化學、材料、信息、生物醫(yī)學等多學科前沿基礎研究和產(chǎn)業(yè)應用提供有力支撐。

這是2024年11月15日,在深圳舉行的第二十六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觀眾體驗深圳睿研智能控制有限公司展示的一款靈巧手。近年來,從基礎零部件到整體系統(tǒng)的智能集成,人形機器人產(chǎn)業(yè)的多個賽道正在大灣區(qū)蓬勃發(fā)展。

這是2025年4月16日在深圳市寶安區(qū)城市空中交通運營示范中心拍攝的億航eVTOL航空器進行展示飛行。

2025年4月23日,在深圳優(yōu)必選科技展廳內,商用版人形機器人Walker C向觀眾揮手致意。
“科技+體育”正加速成為
城市發(fā)展的新引擎
灣區(qū)協(xié)同的新紐帶
這次“科技全運”的“驚艷綻放”
彰顯了粵港澳大灣區(qū)協(xié)同創(chuàng)新的澎湃活力
更開啟了產(chǎn)業(yè)賦能、民生提質的美好序章
通過這場“機器人總動員”
我們見證的
不僅是科技與體育的深度融合
更是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
暖經(jīng)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yè)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chǎn)業(yè)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fā)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jīng)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guī)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jīng)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yè) 多元化優(yōu)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fā)展空間實現(xiàn)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qū)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chǎn)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lián)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