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央廣網客戶端 2025-11-20 11:26:52
在甘肅省會寧縣的廣袤田野上,機器轟鳴,人影穿梭,一場與時間賽跑的覆膜工作正在全面展開。

連日來,會寧縣將秋冬季覆膜作為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的關鍵舉措,全縣上下以“機械賦能、技術護航、科學規劃”為抓手,扎實推進秋冬季覆工作。截至11月中旬,已完成覆膜面積超15萬畝,預計12月中旬將全面完成6.3萬畝年度目標任務,為來年糧食穩產增產、農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機械化作業提速增效 夯實現代農業基礎
在柴家門鎮樊郭村的梯田間,覆膜機穿梭如織,銀色地膜隨機械伸展鋪陳,短短一天即可完成40~50畝作業,效率較人工提升十余倍。該鎮通過調配40余臺大型機械,科學分解6.3萬畝覆膜任務,目前已完成3.8萬畝。
“以前全家上陣一周鋪不滿3畝,現在合作社統一作業,省時又省力。”農機手董向成的話語道出了機械化帶來的巨變。
在甘溝驛鎮,會寧縣文兵農機專業合作社創新推出“個性化覆膜方案”,針對不同作物定制鋪膜策略,并率先開展可降解地膜試驗。
“這種新型地膜不僅能保墑抑草,還能自然降解改良土壤,真正實現綠色種植。”合作社負責人李文兵介紹,今年已開展兩季降解試驗,預計畝均增產200斤以上。
網格化管理全域覆蓋 凝聚攻堅強大合力
韓家集鎮創新建立“三級包抓”責任體系,40余名科級干部包村、80余名鄉村干部包組、120余名黨員包戶包地塊,將2.7萬畝全膜玉米、2.6萬畝黑膜馬鈴薯任務分解到戶到田。
“我們采取‘白+黑’‘晴+雨’輪班作業,確保11月中下旬完成攻堅任務。”副鎮長郭寧表示。
四房吳鎮藺家灣村則因地制宜采用“機耕+人工作業”模式:2000余畝連片土地由6臺機械高效作業,零散地塊由村民互助完成。
“現在政策好,政府免費發地膜,農機手幫忙鋪,我們自己再加固邊角,保準來年有個好收成!”村民吳曉紅邊鋪膜邊說。目前該村已完成總任務的80%,預計本周末全面告捷。
科技賦能綠色發展 繪就鄉村振興畫卷
在技術保障方面,會寧縣農業農村局組建7支技術服務隊,深入田間開展“一對一”指導。正高級農藝師任亮強調:“我們重點推廣‘寬幅勻鋪、壓土嚴實’技術,配套滴灌設施,確保旱塬保墑率達85%以上。”同時,各鄉鎮嚴把地膜質量關,建立回收臺賬,從源頭減少白色污染。
截至目前,會寧縣秋覆膜工作進展順利,各鄉鎮正全力以赴與封凍期賽跑,確保在土壤封凍前全面完成覆膜任務,為2026年農作物單產提升奠定基礎,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來源:央廣網客戶端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