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山西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2025-11-20 14:27:11
山西萬榮蘋果生產歷史悠久。早在20世紀30年代,當地就有大量蘋果栽植,素有“萬榮蘋果甲天下”的美譽。20世紀八九十年代,萬榮縣掀起了靠果樹發家致富的熱潮,果業成為萬榮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穩定的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萬榮蘋果色澤鮮艷、光亮、光潔,呈金黃色;果形端正,皮薄肉厚、清脆爽口、風味香甜、口感極佳,VC豐富,水分充足,耐貯耐運;品種主要有紅富士、新紅星、金冠、嘎拉、金蘋果等。

人文歷史
清朝光緒年間,萬泉縣知事從陜西引回梨樹、蘋果;民國時期,蘋果樹栽培到萬泉縣的三文村和丁樊村。1949年,萬泉縣和榮河縣合并改名為萬榮縣,蘋果樹發展到高村、賈村、王顯一帶;1980年責任制以后,萬榮縣興起了栽果樹的熱潮,蘋果產業成為萬榮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穩定的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2015年12月5日,在上海,原山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了DB14/T 1069-2015《萬榮紅富士蘋果》,這也是中國首家蘋果地方檢驗檢測標準,詳細規范了“萬榮紅富士蘋果”標準要求,造就了雪果、金果、文化果等“爆款”產品,暢銷市場。

產地環境
萬榮縣地處山西省運城黃河金三角,境內最高海拔1400余米,蘋果產區海拔600~800米,屬黃土高原,日照長、溫差大,土壤中礦物質含量豐富,生產水果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是世界上優質蘋果生產適宜栽培帶中的極佳生態區。萬榮蘋果的生產地域范圍為東經110°25’52”~110°59’40”,北緯35°13’45”~35°31’40”,海拔600米~1400米;年平均氣溫11.9℃,年降雨量500毫米以上,無霜期190天。

產業發展
經過長期的生產實踐,萬榮果農積累了豐富的蘋果生產經驗,探索創造了優質蘋果生產的“十大技術十八道工序”;實現了從種植、澆水、施肥、采摘、儲藏、包裝等各個環節的精細化、標準化生產;探索創造了“雙套袋”技術模式和“晚采八增加”等生產規程。目前萬榮縣有龍頭企業120余家,其中包裝企業15家、物流快遞企業13家、農副產品加工企業30家、農業產業化企業23家等;機制冷藏能力達到30萬噸、果汁加工轉化能力達35萬噸、分級加工設備20臺,有果汁、果丁、果醋、果多酚等十多種產品,初步形成了產、貯、加、銷一體化的產業鏈條。目前,萬榮縣共有匯源、華榮、中魯等涉果龍頭企業及果品貯藏企業130余家,機制冷藏能力達到30萬噸,果汁加工轉化能力可達35萬噸,分級加工設備20臺、包裝企業15個,順豐、申通、韻達、圓通等13家物流快遞企業入駐萬榮,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分級選果、冷鏈倉儲、物流運輸鏈條。此外,全縣共有農副產品加工企業3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家、中小企業3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3家,主要生產果汁、果圈、果丁、果醋、果多酚等10多種產品,初步形成了產、貯、 加、銷一體化的產業鏈條。蘋果電商銷量不斷增長,全縣涌現出“果郡主”“沁木萬榮蘋果”“天緣紅”“宏脆”等一批優秀蘋果電商代表。萬榮縣結合萬榮厚重的歷史文化、蘋果產業發展現狀持續創新“萬榮蘋果” 區域公用品牌的品牌定位、價值支撐和傳播策略,以品牌贏市場、以品牌求效益,取得良好效果。“萬榮蘋果”區域品牌對全縣果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帶動作用。
綜合自“山西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人民數據”微信公眾號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