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新華網 2025-11-20 18:06:03
新華社上海11月20日電 題:告別“拎馬桶”是民生“大文章”
新華社記者鄭鈞天、孫青
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一個城市的溫度,就在一點一滴的民生攻堅中提升。
隨著最后萬余戶居民家庭告別“拎馬桶”,上海推進無衛生設施舊住房提升改造迎來歷史性時刻。作為一座超大城市,上海不嫌瑣碎、不棄微末,連續30多年聚力推進城市更新,深刻彰顯人民城市理念,生動展現現代化治理智慧。
城,所以盛民也。一面是高樓大廈林立,一面是部分弄堂住房老舊局促,居民需拎著一只只木桶如廁,成為常年橫亙的一道檻。何以讓百姓安居無憂?上海拿出“螺螄殼里做道場”的精細功夫,直面設施結構復雜、居民意見分歧等種種困難,以拆除重建、戶內加裝等多元解法,實現了民生改善和歷史風貌保護的雙贏。
不止于多一平方米的幸福,上海聚焦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持續加大民生投入,通過老舊小區改造、“城中村”改造等,不斷提升居民生活品質。一個個“方寸之地”的改造,讓老弄堂煥發新生機;一個個“口袋公園”的建設,讓人們轉角即遇詩意。上海用實踐印證,現代化城市不僅要有高度,更要有溫度。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為人民。中國大地上,690多座城市星羅棋布。城市發展已經由大規模增量建設,轉向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并重。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今年國家又下發文件,明確提出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整治改造等8項重點任務。一系列部署旨在不斷補齊短板弱項,讓城市更宜業宜居、讓人民生活更幸福。
城市的核心是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科學方法,兼顧大與小、建與管、古與今;下繡花功夫,把城市治理的各項工作做深做細做到位。一切著眼于便民、利民、安民,將千家萬戶的小目標融入城市發展的大藍圖,寫好城市更新的大文章,讓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點亮萬家燈火。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