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農民日報客戶端 2025-11-20 22:11:05
11月20日,記者從巴彥淖爾市農牧局獲悉,在內蒙古自治區主要糧油作物高產競賽活動中,巴彥淖爾市馬鈴薯最高畝產達6890.74公斤,較上年增加330.03公斤,再創全區馬鈴薯高產新紀錄。
馬鈴薯高產紀錄田位于磴口縣沙金套海蘇木巴音寶力格嘎查,這里全年有效積溫3100℃,無霜期136天。該地塊采用高壟水肥一體化滴灌模式種植,播種時間4月8日,比常規播種時間提前20天左右;該地塊土壤類型為沙土,為提升土壤肥力,種植主體每年施用畝均13立方米有機肥進行秋翻,連續施用2年;同時集成水肥精準調控、病蟲害綠色防治、全程機械化高效作業標準化生產等技術,為馬鈴薯高質高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測產專家組正在分揀馬鈴薯。
今年,磴口縣重點推廣“玖恩11”“V7”等優質高產品種,推廣“脫毒種薯+水肥一體化精準調控”種植模式,有效提升了馬鈴薯的產量與品質。據統計,磴口縣馬鈴薯種植規模達2.18萬畝,其中500畝以上連片種植占比超70%。采收后的馬鈴薯除部分直接供應本地及周邊市場外,部分通過冷鏈物流發往山東、河南、廣東等地。此外,多家淀粉加工企業已上門簽訂收購合同,收購馬鈴薯用于制作淀粉、粉條等深加工產品,延伸了馬鈴薯產業鏈條。
此次測產嚴格遵循《內蒙古自治區主要糧油作物高產競賽實施方案》,專家組隨機選取5個樣點,每個樣點面積45平方米,經分揀、去雜、稱重等程序得出最終結果。
近年來,巴彥淖爾市馬鈴薯產業呈標準化、規?;l展態勢,馬鈴薯種植主體主要是種植大戶、家庭農牧場、合作社,規模以500畝以上的集中連片種植為主,示范推廣馬鈴薯全程機械化高效生產技術,依托訂單生產,帶動全市馬鈴薯種植戶增產增收。
“我們通過開展測產活動,及時梳理總結高產模式,加大技術示范推廣力度,輻射帶動更大面積實現高產,為提升全區馬鈴薯單產水平貢獻力量。”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相關測產專家表示。
作者:薛來 農民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昊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