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西 2022-10-28 14:20
位于南寧市邕寧區百濟鎮南華村的山頭上,入眼盡是一株株釋迦果樹映入眼簾,每顆果樹上懸掛著數十個不等、拳頭大小的釋迦果,數百畝的釋迦果正在緊鑼密鼓地套袋,收獲在即。
“釋迦果是近幾年逐漸被市場認可的水果,擁有著如冰淇淋般的口感,從現在掛果的數量來看,今年收成很不錯。”何汝亮一邊查看著釋迦果的長勢,一邊激動地說。
何汝亮是南寧市百濟南光坡墩磊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2016年,他返鄉創業,第一目標就瞄準了釋迦果。2018年間,他輾轉了福建、廣東、云南、海南等地,最終在福建一種植戶處了解到一種從臺灣引進的鳳梨釋迦品種的水果,市場價值可觀,口感甜美,結合家鄉的實際情況,認為這一品種非常適合在南華村種植,他毫不猶豫地將鳳梨釋迦這一品種的苗株,帶回家鄉嘗試種植。
這種因其形狀像佛教中釋迦牟尼頭型而取名“釋迦”的水果,香甜可口,營養極為豐富。它原產于熱帶美洲,盛產于臺灣。此次大規模引種,在邕寧區屬于水果特色產業。這種水果產量大,第一季收成后,每年都會有收成,第五年開始進入豐產期,且市場價格非常可觀,具有巨大的市場前景和經濟價值。
據何汝亮介紹,近百畝的釋迦果已在掛果套袋,中秋節前后即可陸續豐收采摘,收購價能達到6元/公斤以上,零售價可達14元/公斤,總產值能達到40萬元以上。除了收購商直接來果林收購外,還通過電商平臺、網絡直播等渠道銷往全國各地,銷售渠道廣泛。另外,他們還有一處占地約500畝的果場,已成功種下第一季果苗。
該基地還得到了廣西釋迦協會的技術支持,從今年開始,協會派駐一定數量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駐扎基地,及時提供技術指導。
正在果林里清除雜草的李大姐聽到何汝亮在旁邊介紹已有周邊農戶6戶跟隨合作社種植釋迦果時,激動地表示說:“現在每個月基本都有活干,120元一天,收入是比較穩定。看到釋迦果的前景很不錯,我們現在也有想法要跟著何汝亮一起種植釋迦果!”
該基地目前每天用工量多達30多人次,基本覆蓋南光、那提、墩磊坡留守在家的勞動力,這些勞動力多為脫貧戶、土地流轉戶,基本實現“家門口就業”,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描繪小康生活新畫卷。
據悉,今年5月,南華村榮獲“自治區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南華村通過壯大產業、發展村集體經濟、持續推動鄉村風貌和人居環境改善等鞏固脫貧成果,充分利用本地良好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壤條件,重點發展釋迦果規模化種植,精心打造基地,積極推進并形成以經濟作物為主導,種植、養殖等多元產業相融合的鄉村發展新格局。同時,通過山地資源綜合開發,逐步建立起綠色名優水果和生態休閑農業相結合的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基地。
邕寧區政府及相關農業部門高度重視鄉村振興和產業扶持,為了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群眾收入,給予該基地產業建設幫扶資金約536.12萬元,用于該釋迦果基地產業落實基礎輔助配套設施,其中包括了鋪設水利灌溉滴灌系統、基地生產道路硬化和電力設備安裝。
“下一步,我們將擴大宣傳面,吸引更多的企業入駐投資,增加資金鏈。擴大基地范圍,積極鼓勵并帶動周邊更多的農戶參與種植。另外,我們也要逐步地探索,在種植鮮果銷售的基礎上,引進深加工產業鏈,如釋迦果奶昔……”邕寧區百濟鎮南華村村總支書蘇云筆說。
開展統一經營 發展集體經濟 促進共同富裕 —淮南市依托村集體...
黨建引領1+N 六方共贏促振興——農業生產托管工作
數字科技賦能農業 產業服務振興鄉村 ——南昌縣蔣巷瑞田農業專...
建甌市長隆智慧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開展農業生產統防統治工作
以標準化服務創品質 以統一性經營謀發展——安徽過灣現代農業...
【文明鄉村】“小村約”撬動“大治理”
人民日報|江蘇常熟:鄉村治理大家管 一年一個新變化
邱澤奇:數字時代的城鄉治理與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