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農業信息網 2022-10-24 08:34
2018年以來,定陶區新增返鄉創業1.1萬人,新增市場主體16828戶,被評為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菏澤云眾創創業孵化基地被評為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孵化實訓基地,“能人帶動+返鄉創業+黨建引領”模式入選省人才工作創新優秀案例。
一、精準化打造體系,下好服務人才的“先手棋”。堅持問題導向,找準工作靶點,全方位摸排人才需求、企業需求、產業需求,構筑起服務人才的精準體系。一是組織上更加精準,責任到人。成立農村創新創業服務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政策措施制定,組織協調工作開展。全區11個鎮街對標成立鎮街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具體責任人,細化任務分工,確保政策落地落實。二是對接上更加精準,貼心幫扶。培樹22個示范點,遴選1391名黨員干部組成341個駐村雙創服務工作隊,44名村干部跨縣區(鎮街)結對幫學,52名業務能力強的黨員干部駐點服務雙創園區,實現服務雙創工作“零距離”。三是戰略上更加精準,因地制宜。瞄準產業需求,編制人才需求清單,做到有的放矢。與高校院所精準對接,建成國家星創天地1個、省級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基地2個、院士工作站3個、省農科驛站6個、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3個、市級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基地1個、市級專家服務基地1個、建成產業扶貧基地33處。全國首家“中醫農業院士專家工作站”在定陶揭牌成立,中國農業科學院牡丹研究中心菏澤分中心落戶定陶,為高素質人才創新創業提供了平臺。
二、多元化搭建平臺,建設適宜人才發展的“棲息地”。立足農業資源稟賦,打造了一批優質產業平臺。一是主動登門,延伸服務覆蓋面。成立區返鄉創業管理服務中心,設立鎮街返鄉創業服務窗口,建立返鄉創業服務站16處、招才引智工作站6個,以“一條龍”式的全鏈條流程,提供創業政策咨詢、項目推介、培訓指導、小額擔保貸款辦理等服務,搭建起人才返鄉創業的橋梁。二是注重創新,培育壯大孵化基地。建設省級小微企業創業輔導基地3處、市級創業孵化基地4處、市級創業孵化示范平臺2處、創業定點培訓學校4家,其中獅克假日生態農場被列入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園區目錄。融合“互聯網+創新創業+商戶”模式,推進信息技術應用,萬泰電商產業園被認定為省級創業孵化基地和省級創業示范平臺,張灣鎮淘寶創業孵化平臺,入駐企業16家、淘寶店163個,年銷售達10億元,34名優秀家庭農場負責人被列入全國“現代青年農場主計劃”,與阿里巴巴聯合成立淘寶大學,培訓農村電商人才1.2萬人。三是龍頭帶動,促進就業脫貧增收。形成了以魯花、稻香村為龍頭的食品加工業,以嘉宏、利德爾為龍頭的果蔬加工業,以鼎森木業為龍頭的木材加工業等三大產業集群。2016年以來,全區各農業龍頭企業流轉4000余戶貧困戶土地1萬余畝,為3000余名貧困群眾提供了就業崗位。
三、集約化保障要素,形成激勵人才的“活力源”。堅持“束水攻沙”思路,集中現有政策統一捆綁打包,在硬件、軟件上給予更多傾斜,進一步提升人才創新創業積極性。出臺支持返鄉創業20條政策,設立1000萬元創業擔保基金,對符合條件的返鄉創業者從事個體經營、創辦小微企業的,分別提供最高10萬元、30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設立200萬元返鄉創業專項扶持基金,對首次領取營業執照并正常經營1年以上的初創期返鄉創業小微企業,給予不低于1.2萬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出臺《推進人才強區戰略深入實施的若干政策》,對新入選的齊魯鄉村之星給予5000元獎勵,將企業引進本科高校畢業生區級補貼由原來的每月500元提高到每月1000元,提高了政策含金量和吸引力。2018以來招募“三支一扶”計劃人員101人,全部充實到鄉鎮教育和衛生系統,持續為鄉村教育和醫療事業輸送高學歷緊缺專業人才。截至目前,兌現企業引進高校畢業生、農業領域創新平臺政策資金、齊魯鄉村之星獎勵129.7萬元,獲評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市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齊魯首席技師2人、市首席技師1人、齊魯鄉村之星3人、市級以上 “新農人”4人,在社會上形成了尊重人才、支持創業的良好社會風尚。
在創新中彰顯農科青年的時代擔當
農業農村部:2024年年底前分期分批再淘汰10種高毒農藥
農業農村部黨組召開會議強調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
了不起的你!致敬每一位不負土地的農村致富帶頭人
天津海事局與天津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共同舉辦“商漁共治2021”專項...
農業農村部黨組召開會議強調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
創新融資擔保模式 建設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農業農村部農墾局關于切實抓好農業防災減災工作 努力奪取秋糧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