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報 2022-10-23 22:44
原標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推動共同富裕
8月17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要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中等收入群體,指在一定時期內收入水平處于中等的人員群體,是一個動態概念,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而變化。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縮小貧富差距,對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是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中等收入群體可以直接拉動消費和引導其他群體消費,通過消費的升級有效促進技術創新,進而推動產業創新和升級,帶動新興產業的發展。二是增強百姓獲得感。當中等收入群體占社會的主體,貧困群體和富裕群體只占少數時,就能把可能出現的“被平均”的問題減到最低限度,使人民群眾在改革發展中擁有更多的獲得感。三是有助于減少社會矛盾,彌合社會摩擦裂痕,凝心聚力保持社會和諧,促進中國夢的早日實現。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縮小貧富差距,必須堅持穩定和擴大就業優先,加快科技進步產業升級,不斷提升勞動者素質,完善政策保障體系,多措并舉綜合施策,為此提5條建議。
一是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通過技術創新與產業變革來促使產業升級與經濟結構優化,為國人提供更多的高薪就業崗位,進而促使“白領”與高級“藍領”隊伍不斷壯大。在經濟發展中,“去產能”應當以取得產業升級效果為追求目標,鞏固第二產業的同時進一步發展第三產業,有效地優化產業結構,以此奠定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經濟基礎、就業基礎與收入增長基礎。
二是大力保護市場主體。保市場主體就是穩定和擴大就業,就是穩定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破除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各種壁壘,打破各種各樣的“卷簾門”“玻璃門”“旋轉門”,完善促進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的法律環境和政策體系。
三是穩定和擴大重點群體就業。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之源。要堅持經濟發展就業導向,擴大就業容量,提升就業質量,促進充分就業。目前,要重點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困難人員就業創業,支持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交通運輸、建筑環衛、文體旅游、娛樂會展等勞動密集型企業。
四是不斷提高勞動者素質。勞動者素質是人力資源的重要方面,直接關系勞動生產率和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對提高勞動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非常重要。通過教育深化和均等化,使新一代勞動者具備符合時代要求的就業和創業能力,更充分和更高質量地參與勞動力市場。要進一步提高居民受教育年限,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強化職業技術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培養更多高水平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加強對農民工技術技能培訓,引動體力型勞動者向技能技藝型勞動者轉變。
五是完善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政策體系。這是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重要保障。要進一步健全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完善按勞分配政策制度,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勞動者特別是一線勞動者報酬。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尤其要構建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健全社會保障體系,解決教育、醫療衛生、住房等領域的突出問題,維護好快遞員、網約工等新經濟新業態就業群體的合法權益,從根本上解除人們的后顧之憂,增強人們的安全感。
(馬正其,全國政協常委、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原副局長)
交通運輸部 公安部 財政部 自然資源部 農業農村部 文化和旅游部 ...
開展統一經營 發展集體經濟 促進共同富裕 —淮南市依托村集體...
耕田不下地,兩腳不沾泥,收入有保障 ——內蒙古科右中旗綠之源...
安徽省六安市黃墩村集體經濟組織 發揮村集體“統”的作用?推動...
農業機械化總站召開2021年第3次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
農機化司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
農墾局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暨黨史學習教育專題讀書...
農業農村部黨組召開會議強調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