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 2022-10-09 11:37
初秋時節,漫步天水市麥積區紅崖村,一處處清新、生態的鄉村美景猶如一幅絢麗的畫卷,讓人流連忘返。
微風吹過,青翠的山巒泛起陣陣松濤;潺潺的小溪流水,如萬古不變的琴弦,彈奏著和諧的樂章;寬敞整潔的鄉間村道,來回穿梭著慕名而來的游客;寬闊亮麗的文化廣場上,老人們怡然自得地帶著孩子在玩樂;村邊的池塘里花紅葉綠,魚游水底,垂釣愛好者紛紛來此拋桿撒餌;村莊里隨時可見一些網紅帶著設備進行直播,與粉絲互動交流,有的推銷這里的蜂蜜產品,有的展示鄉村的美麗景色。來自各地的攝影愛好者,變著角度咔嚓咔嚓按快門。
紅崖村位于麥積鎮東南河谷地帶,毗鄰麥積山石窟,距離麥積山大景區5公里。全村現有4個村民小組,193戶800人,耕地面積2854畝。2014年,電視劇《苦樂村官》在這里開拍,使紅崖村名氣大增。自2016年以來,這個大山深處的村落,從“養在深閨無人識”,逐漸嬗變成了頗具人氣的“網紅村”,吸引了眾多慕名而來的游客。近年來,紅崖村充分利用毗鄰麥積山石窟景區的有利條件,憑借大型電視連續劇《苦樂村官》的播出效應,深入挖掘生態田園、農耕文化等資源優勢,加快發展鄉村旅游業。
阮立冬經營的“萬喜農家樂”是《苦樂村官》的拍攝地之一,也是村里最早建成經營的農家樂。如今,紅崖村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全村已有農家樂11戶。
“最近每天有將近一百人來農家樂用餐,全年差不多有6000名游客在這里消費,帶來的經濟效益在10萬元左右,希望有更多的游客來紅崖旅游參觀。”阮立冬一邊洗菜一邊告訴記者。
走出農家樂,記者參觀了當地的中蜂養殖產業,這也是夏秋季節最為吸引游客的產業,只見許多游客正在興高采烈地采購當地的土蜂蜜。“在養殖戶家里采購的是真正的蜂蜜,沒有摻假,吃起來放心,價格也公道。”一位外地客人說。村民楊虎圈有著多年的養蜂經驗,現在養殖了66箱中蜂。他說:“現在價格比以前高多了,66個蜂箱一年能產1000斤蜂蜜,一年的銷售額能達到5萬元左右。”“像楊虎圈這樣的蜜蜂養殖戶在紅崖村總共有10戶。”紅崖村駐村第一書記安星介紹,“10戶蜜蜂養殖戶大約有400箱蜜蜂,一年能產蜂蜜5000斤,能給養蜂戶們帶來25萬元的經濟收入。”
中蜂養殖和農家樂,僅僅是紅崖村發展特色產業的一個側面。這幾年,麥積鎮在紅崖村實施了一系列富民產業,幫助村里建成1630多畝核桃園,發展花椒種植35戶115畝,育苗53戶258畝;發展1處集休閑、垂釣、住宿為一體的魚塘;建成1處集草莓采摘、休閑觀光的生態農莊;引進建成一個占地130畝的人參種植園;引導和扶持35戶農戶從事銷售山核桃、根雕、土蜂蜜等特色產品,使紅崖村實現多業并舉、齊頭并進的發展態勢。與此同時,鎮上因勢利導,因地制宜,在脫貧攻堅行動的促進下,落實了巷道硬化、河堤治理、文化廣場建設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配套建設了涼亭、休息椅等設施和農耕廣場、景觀魚塘,在村里安裝了太陽能路燈和健身器材;改造了村小學危舊校舍,附設一所村級幼兒園;新建了村級黨群服務中心、標準化衛生室、游客服務中心、鄉村記憶館及村級旅游廁所。基礎設施建設的改善與富民產業的發展,為今后的鄉村振興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我們按照‘鄉風文明和諧美、科學規劃布局美、創業增收生活美、村容整潔環境美’的工作思路,重點突出文明村創建,多措并舉,對外影響力和知名度進一步提升,2020年旅游接待人數已達到了10萬人次。”安星說,“如今,紅崖村產業因旅游而興,村莊因旅游而富,村民因旅游而樂,一幅鄉村振興的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確定了!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名單公布
2021年“津城所至 協作同甘”東西部協作產業節開幕
高質量推進先行區建設丨寧夏中寧縣:枸杞紅 百姓富 產業興
宿遷泗陽:“農路+”助力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江蘇南通移動以數字化舉措助力鄉村振興
句容圖書館:書香潤農家 助推鄉村文化振興
河北省打造12個特色優勢產業集群
山東臨清市康莊鎮:調整產業結構助農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