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報 2022-06-18 18:03
為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和自治區黨委工作要求,穩步推進農民合作社、供銷合作社、農村信用社在組織形態、服務功能、管理運營上的有機融合,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產銷體系、金融體系,新疆自8月起全面推進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試點工作。實施“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試點的背景是什么?農民合作社、供銷合作社、農村信用社將發揮怎樣的作用?三者如何開展聯合合作?8月27日,自治區供銷合作社黨委委員、理事會副主任吳孔凡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實施“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試點的背景是什么?
答: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進一步強調,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這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雖然取得顯著成效,但城鄉發展不平衡,“三農”還是全面現代化的“短腿”。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有必要組建規模更大、覆蓋更廣、層次更高的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形成以家庭經營為基礎、以聯合合作為紐帶、以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提升農民組織化程度和參與市場競爭的層次和能力。
問:在綜合合作試點中,自治區供銷合作社如何落實重點任務?
答:供銷合作社要抓好綜合改革,落實主體責任,繼續對標《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深入實施“農業社會化服務惠農工程”,加快建設以縣級社為主導、以基層社為依托的縣域農業社會化服務網絡,推動供銷社為農服務向收儲加工等“后半程”覆蓋,向全產業鏈延伸。
健全供銷合作社農產品流通網絡,完善縣、鄉、村三級電商服務和物流配送體系,暢通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雙向通道。要繼續領辦創辦農民合作社及其聯合社,辦好供銷合作社企業。大力開展貫穿產前、產中、產后的農業生產性服務以及采購代理、財務記賬、品牌培育、產品營銷等綜合服務,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和農民持續穩定增收。依托新疆特色農產品“兩張網”構建多層次的市場營銷網絡,大力推動新疆特色農產品出疆。
問:如何促進農民合作社的規范提升?
答:在組織形式、成員結構、產業類型、經營管理等方面探索符合當地發展需要和農民需求的農民合作社發展模式和路徑,引導農民利用資源要素開展合作。
圍繞自治區“穩糧、優棉、強果、興畜、促特色”的產業發展目標,領辦興辦、培育支持一批自身管理能力、市場競爭能力、服務帶動能力較強,且具有當地主導產業代表性的農民合作社。同時,加強農民合作社關鍵環節的能力建設,帶動成員開展連片種植、規模飼養、產品質量認證,提高標準化生產率,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壯大優勢特色產業。
此外,積極引導家庭農場組建或加入農民合作社,開展統一生產經營服務。在保障農民利益、促進農民增收的前提下,鼓勵同業或產業密切關聯的農民合作社在自愿前提下,通過兼并、合并等方式進行組織重構和資源整合,依法組建聯合社。
問:在綜合合作試點中,農村信用社如何強化金融支撐作用?
答:各地要堅持農村金融改革發展的正確方向,本著“來之于地方、用之于地方”的原則,支持農村信用社壯大資金實力。農村信用社要積極主動作為,加快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進一步完善對供銷合作社社有企業和基層服務組織、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金融支持。要發展農業供應鏈金融,提高小農戶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可得性。
問:在綜合合作試點中,生產、供銷、信用三方的聯合合作作用如何發揮?
答:構建“三位一體”組織架構,就是要把農民合作社的生產優勢、供銷合作社的流通優勢、農村信用社的資金優勢等進行有效整合,拓展服務領域,完善服務功能,實現大組織大平臺與小組織小農戶的有機結合,為“三農”發展提供更優質、更便捷、更有效的服務,辦成以前各家無法單獨辦成的事。
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中,生產合作是基礎,通過生產合作,整合農村的土地資源、生產資料和人力資本等生產要素,發揮技術優勢和規模效應,幫助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供銷合作是主導,在生產合作的基礎上,以流通促進生產成果的轉化,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架起橋梁和紐帶,推動小農戶與大市場有機銜接;信用合作是支撐,為生產合作、流通合作提供資金融通等服務,推動農業產業發展,并通過金融創新,將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要素納入體系,進一步增強生產合作和供銷合作的效率,實現更高層次的綜合合作,為新疆“三農”大局服務。
浙江嘉興:努力走出一條符合本地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習近平: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 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
從壯麗70年解讀三個“為什么”——西藏和平解放發展啟示錄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習近平在河北承德考察時強調 貫徹新發展理念弘揚塞罕壩精神 努力...
胡昌升主持召開黑龍江省數字經濟發展專題會議
寧夏推出18條精品旅游線路 并提供金秋出游攻略
綠色產業聯動發展 家庭小農場又有新“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