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視網 2022-06-30 10:10
時代報告劇《那些日子》以真實的視角、紀錄的風格回望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8年脫貧攻堅的奮斗歷程,講述了以黃文秀為代表的10位優秀共產黨員在脫貧攻堅中詮釋的責任擔當、初心使命。8省、區10個深度貧困村的真實場景,接地氣、見淳樸的藝術形象打動了觀眾,掀起了一輪收視熱潮。
《那些日子》自8月10日在江蘇衛視及全網平臺開播以來,收視及熱度反響不俗。在江蘇衛視同時段收視率一直位列前茅,實時監控收視數據多次拿下同時段前三。截止目前,該劇播放熱度位列愛奇藝農村劇榜第一名,騰訊視頻用戶評分7.6,樂視網熱播劇前六名。抖音短視頻平臺“#電視劇那些日子”詞條視頻總播放量超4億,超出許多流量劇全劇播出后在這一數據上的表現。其中江蘇衛視抖音劇推賬號“荔枝劇給力”播放量達3.1億次,并產生多條爆款視頻,單條視頻播放量最高達6674萬,多條播放量達千萬以上;單條視頻點贊量最高達46萬多,點贊量過萬的視頻超七十條。


今晚第10個單元將以把論文寫在太行山大地上,科技扶貧30載,青絲染華發的留美歸國學者孫建設教授的真實故事“圓夢太行”劇集收官。
八百里太行,千溝萬壑,自古就是險峻艱難之地。曹操曾有過:“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的感嘆!李白曾寫下:“北上何所苦?北上緣太行?!钡脑娖6医腥赵聯Q新天的共產黨人,曾在八百里太行譜寫出了中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英雄詩篇。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習近平總書記冒著嚴寒、踏著冰雪走進太行山,來到我黨我軍歷史上創建的第一塊敵后抗日根據地——晉察冀根據地的首府,河北省阜平縣,深入龍泉關鎮駱駝灣村和顧家臺村考察革命老區扶貧工作??倳涍M村入戶看真貧,同鄉親們一起商量脫貧致富之策,許下了國之重諾,向全黨全國發出了脫貧攻堅的動員令。拉開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的序幕。
8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氣概,秉持“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五級書記抓扶貧、全黨動員促攻堅。無論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還是懸崖絕壁、大石山區,脫貧攻堅的陽光照耀到了每一個角落;從產業扶持到巨資投入、從建檔立卡到駐村幫扶、從東西協作到產銷對接,一個個務實有效的精準脫貧舉措落地開花結果,匯聚起了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兌現了“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的莊嚴承諾!
這場偉大的攻堅戰值得歷史銘記,這場偉大的攻堅戰值得人民傳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以熱血赴使命、以行動踐諾言的千百萬一線扶貧干部、優秀黨員是這個時代最閃亮的星!最耀眼的奮斗者,最該追的偶像!
在時代報告劇《那些日子》里,我們走近了“七一勛章”獲得者,名校畢業、反哺家鄉、扎根基層的時代楷模黃文秀;一肩挑起全嘎查重擔、把老弱病殘的弱勢群眾都變成“多薪農民”的蒙古漢子劉金鎖;一輛摩托,20年行走鄉間救危就猝的鄉村醫生賀星龍;自立自強,帶領鄉親打糍粑、開餐館致富的“井岡山最美廚娘”彭夏英;年僅34歲就犧牲在扶貧一線,被稱為扶貧“活字典”的名校高材生張小娟;高位截癱后鳳凰涅槃,帶領困難群眾以馬鈴薯種薯脫貧的李曉梅;以流程化幫扶永續脫貧的海南省最年輕的駐村第一書記黃海軍;六十載扶貧,赤心依舊的老共產黨員武漢鼎;在雪域高原帶領困難群眾以玫瑰花產業致富的玫瑰姐姐陳望慧;三十載太行山科技扶貧,不斷創新的農大教授孫建設。在劇中,我們看到了這個英雄群體的縮影,看到了他們用青春年華甚至寶貴生命換來了脫貧地區的山鄉巨變,換來了祖國山河的俊美畫卷!歷史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共和國不會忘記!為中國徹底消除絕對貧困攻堅克難、矢志奮斗的優秀共產黨人!

如今,百年大黨帶領人民努力繪卷著鄉村振興的時代藍圖,向著第二個百年目標披堅執銳,奮勇前進。
回望理想閃耀的“那些日子”,難忘奮斗!展望美好未來的征途漫漫,賡續奮斗!
以偉大奮斗精神創造民族復興偉業
《那些日子》丨賠償從300元變3000元,真有這么好的事兒?
《那些日子》劉園媛刻意“黑”化自己,成為金山上盛開的玫瑰
《那些日子》丨武老漢因公負傷,小鳳媽心比天高
《那些日子》侯天來化身扶貧一甲子的老共產黨員《情系暖水灣》
直擊印小天在電視劇《那些日子》的拍攝現場
《那些日子》丨遇上啃老又坑爹的兒子,可怎么辦?
了不起的你!致敬每一位不負土地的農村致富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