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城鄉報 2021-09-14 10:23
嘉定馬陸戩浜村的《民法典》墻繪吸引了眾多村民的駐足,李阿婆就是其中之一。近日,李阿婆照例推著購物小車準備去菜場買菜,小區圍墻外的一大片色彩吸引了她的注意。原本雪白的墻面已經被涂鴉占滿,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那一本紅封面的“民法典”。
順著墻面一步步往前走,一幅幅鮮艷的圖畫、一條條時下最熱門的民法典法條映入眼簾,如《民法典》中的平等原則、“高空拋物必須抓”“沒有離不掉的婚了”“轉委托應得到委托人的同意”等,內容簡潔、構圖醒目,配合著那一句“民有所呼,法有所應”,讓李阿婆入腦入心。
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實施,相關普法活動隨之而來,全民積極投入到學法、普法的大軍中去。越來越多的居民群眾能夠隨口說上兩句《民法典》法條,例如“高空拋物”“寵物致損”等,一時間居民的法治意識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然而對于戩浜村村民李阿婆來說,《民法典》學習卻遇到了難點。手機屏幕太小,即便放大了圖片仍是不適;而一直盯著電視機畫面,則擔心自己視力下降;好不容易等來了專業律師來居委辦講座,自己卻又因為瑣事沒趕上聽講。眼看著與同齡小姐妹間差距越來越大,李阿婆內心焦急萬分卻又無可奈何。“要是能有一面墻這么大的宣傳欄就好了啊……”買菜回家途中,李阿婆看著小區外圍雪白的墻面感慨道。
無意中的一句話,讓正巧在附近辦事的戩浜村村干部聽到了。考慮到村里老年人居多,村里立即開會部署,決定多部門聯手,一個月后,墻繪完成,讓李阿婆等老年人“夢想成真”。
新時代、新農村建設中的《民法典》宣傳墻繪,既考慮到農村普法的特點、豐富了人文環境,又充分照顧到老年人的學習需求,可謂一舉多得。
以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助力鄉村振興
青州:挖掘歷史底蘊助力文旅融合 著力打造鄉村旅游全產業鏈
智慧促治理 扮靚新農村
鹽城市組織實施農業農村大數據建設百日行動計劃
“四好農村路”,推動鄉村振興的“高速路”
助力輸電線路智能巡檢 青海海東安裝智能桿號牌
農業農村部關于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服務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的指導意...
《2021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報告》在京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