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2 15:57

七月十五花紅棗,
八月十五棗落桿,
金秋時節,
讓我們一起拿起桿子,
去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地——“河南靈寶川塬古棗林”打棗吧。


“川塬古棗林”是第三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地之一,其遺產地中心區位于三門峽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的大王鎮后地村,由明清古棗林和古棗樹群落組成。目前,后地村擁有500年以上的古棗樹59619株、300~499年間的古棗樹3445株,這些古棗樹至今枝葉繁茂,不僅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旅游利用價值,更具極大的生態價值。

靈寶大棗又稱靈寶圓棗、屯屯棗、疙瘩棗等,因產于靈寶老縣城(今大王鎮老城、后地)一帶而得名,是著名的靈寶“三大寶”之一,享有“百年金獎”、“百果之王”、“百藥之引”的美譽,魯迅先生曾贊曰:“靈寶大棗品質極佳,為南中所無法購得”。著名翻譯家曹靖華先生亦曾賦詩:“頑猴探頭樹枝間,蟠桃哪有靈棗鮮?”


歡迎9月16日下午14:00-17:00
來到“農業文化遺產里的中國”直播間,
來看看千年古棗林,
還有跟棗有關的表演,
跟棗有關的美食。。。。。。
不再劇透,
還忍不住告訴你,
有抽獎有抽獎!
還會在中國農影等多家平臺,同步直播哦
9月16日下午兩點,
不見不散。

農業農村部:現階段不宜實行生豬保護價收購
融合技術藝術,講好中國故事
王岐山出席第十八屆中國-東盟博覽會開幕式
攜手邁向新征程——寫在第18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
淅川縣:奏響生態農業轉型發展的強音
天津市中國農民豐收節23日舉行 靜海主會場將呈現四大精彩板塊
“鏈”出農業產業新圖景
吉林:農機化賦能農業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