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農業信息網 2022-09-23 13:12
今年以來,費縣圍繞幫扶政策措施、返貧致貧監測、產業項目管理、促進穩崗就業、鞏固脫貧要素等重點,實施“五化”管理,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確保貧困人口脫貧不返貧。
幫扶政策措施清單化。對脫貧攻堅期內出臺的政策措施進行全面梳理,圍繞教育、健康、醫保、住房、飲水、兜底保障、養老保險、殘疾人幫扶、金融、就業等10個方面35項政策逐項拉出清單,明確政策內容、政策依據和責任單位,在過渡期內實行清單化管理,嚴格按照“四個不摘”要求,保持政策總體穩定。對縣級層面自行制定出臺的幫扶措施和產業政策,在原則上保持不變的基礎上,根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新變化、新要求,進一步調整優化政策措施,逐步實現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穩過渡。
返貧致貧監測動態化。采取農戶主動申請、基層干部排查、部門監測預警、信訪信息處置等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全面排查工作,對脫貧享受政策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戶,實行動態監管,持續跟蹤收入支出狀況、“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情況,及時發現可能返貧致貧人口。截至目前,全縣擬納入監測范圍戶89戶264人,其中脫貧不穩定戶31戶83人,邊緣易致貧戶41戶127人,嚴重困難戶17戶54人。對這些重點監測戶采取預防性措施和事后幫扶相結合的方式,根據監測對象的家庭狀況、風險類別和幫扶需求,采取針對性幫扶措施,堅決防止返貧和新致貧。
產業項目管理規范化。對2016年以來實施的301個產業扶貧項目開展全面摸底排查,分類建立管理臺賬,按照優質項目規范管理一批、托管項目動態監管一批、低效項目改造提升一批、滅失項目資產核銷一批等“四個一批”的要求,落實后續扶持管理措施,促進扶貧資產經營提質增效。全縣共規范運營優質項目98個,改造提升低效項目32個,對119個分布式光伏項目委托專業團隊進行運營及維護,保障扶貧資產保值增值。縣里還出臺了《費縣產業扶貧項目收益分配管理辦法》,對項目收益范圍、收益分配原則、項目收益使用方向、收益分配程序、收益變更程序、監督管理等方面實行規范管理,確保產業扶貧項目長期持續發揮效益。
促進穩崗就業一體化。在全縣范圍內開展脫貧勞動力返崗復工情況大排查,實行組織外出務工、設立公益崗位、扶貧車間就業、組織以工代賑“四位一體”的模式,促進有勞動能力的脫貧人口穩崗就業,確保收入持續穩定達標。對有一定的勞動能力和就業意愿又無法實現就業的,由縣人社局牽頭,組織鄉鎮開發農村保潔保綠、治安維護、便民服務、防疫消殺、卡點值守、護林防火等鄉村公共服務類公益性崗位進行安置。截至目前,全縣共計組織脫貧勞動力外出務工6133人,開發公益性崗位522個,以工代賑267人。
鞏固脫貧要素常態化。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等鞏固脫貧成果核心指標,開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回頭看”,對教育和健康扶貧政策進行專項核查,逐村逐戶開展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全面開展農村供水問題排查整改和工程后續管護,確保脫貧群眾住上放心屋、喝上安全水。建立控輟保學監管、醫療門診“兩免兩減半”系統自動減免、農村脫貧人口住房安全監測、農村供水系統管護等長效措施,著力構筑學有所教、病有所醫、居有所安、飲有所供的常態化幫扶機制。
數字金融如何助力農民脫貧致富?這份報告提供了來自發展中國家的...
花生后期管理要點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新版獸藥GMP實施工作的通知
回首脫貧攻堅之路 開拓鄉村振興新局
北京發布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管理新規
河東區助力受援地區實施“百村振興計劃” 示范村建設助推鄉村振
走向冬奧:實施林草植被恢復和保護等措施 綠色崇禮 相約冬奧
海鹽縣跑出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數字化改革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