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報 2021-09-23 09:53
9月初,行走莎車鄉間,隨處可見掛滿枝頭、笑口常開的巴旦木。2021年,莎車縣的種植戶又將迎來一個豐收年。
產業是發展的根基,產業興旺,群眾的收入才能穩定增長。近年來,莎車縣因地制宜發展巴旦木產業,拓寬了群眾增收致富路。
既護生態又富口袋
早在上世紀80年代,莎車縣就開始發展巴旦木產業。但由于缺少技術,一畝地的產量很低,很多農民不愿種植。
農民對種植巴旦木的信心,緣于莎車縣引進新品種和進行科技攻關。產量上去了,農民紛紛種起巴旦木樹。
“種植巴旦木樹,既保護生態,又富口袋,這路子成!”阿熱勒鄉桑霍依拉村村委會主任努爾墩·買買提說,“短短幾年,全村套種巴旦木樹2379畝。”
“昨天我剛賣了1噸薄皮巴旦木,收入4萬元。”桑霍依拉村村民阿依古麗·吐爾迪說。
“巴旦木樹豐產期畝均收入可達上萬元,經濟效益可觀。”莎車縣農業農村局林果業技術總負責人張強說。
如今,莎車縣已種植巴旦木樹93萬畝,掛果面積85萬畝,帶動12萬戶農戶增收。僅此一項,預計2021年帶動全縣農民人均收入3000元左右。與此同時,巴旦木產業還帶動了旅游業、養蜂業發展。
托底收購農民不愁
當年,阿熱勒鄉巴依都維村村民努爾買買提·馬木提想種巴旦木樹,卻擔心掙不到錢。林業技術人員找上門,說只要按照技術規范栽種,苗木縣上免費提供,巴旦木樹下套種萬壽菊,不影響地里的收成。
“跟農技人員學習后,收入一年比一年多。”努爾買買提激動地說,“我家種了6畝巴旦木樹,2021年就掙了2萬多元,這還不算萬壽菊的收入。”
每年莎車縣農業農村局都要派出3個林業技術服務組,對各鄉鎮進行服務指導,各鄉鎮也成立了林果業服務隊,指導農民對巴旦木樹修剪、施肥等。
不僅在技術上進行指導,企業和合作社還與農民簽訂合同,托底收購巴旦木。阿熱勒鄉布力買村村民阿不都克依木·熱合曼說:“過去怕種了掙不到錢,如今企業托底收購,我們不愁了。”
延伸產業鏈 市場更廣闊
在新疆小蜂農業創新發展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記者看到,員工正在生產巴旦木油。
該公司總經理任長艷說:“我們在20個鄉鎮有收購點,廠里近200名員工都是當地農民。”
如今,在莎車縣從事巴旦木深加工的企業越來越多,該縣已形成一條巴旦木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產品加工也由粗放轉向精細,開發出巴旦木營養粉、油、乳、巧克力等特色產品。
這幾天,莎車縣塞米農副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正加緊收購巴旦木。“2021年我們已收購了3000噸,計劃收購5000噸。”合作社負責人阿布都喀哈爾·阿迪力說。該合作社把巴旦木制成奶香巴旦木、椒鹽巴旦木、巴旦木乳等10多種產品,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銷售到上海、杭州、天津等地。
阿布都喀哈爾說:“我們將繼續推進巴旦木的精深加工和銷售,開拓更大市場。”
北京延慶:科技賦能 “小西瓜”成就特色“大產業”
鄉村產業旺 鄉風文明新——廣西合山吹響鄉村振興“變奏曲”
小小蘿卜干撬動大產業,看新理念新技術助推鄉村創業
文旅相融 打造多彩安圖 ——安圖縣旅游產業發展綜述
小堅果大產業 助力農民致富
臨澤 特色產業廊道譜寫發展新篇章
“一村一品”顯產業特色 小小香菇助力鄉村振興
在希望的田野上,讓小龍蝦成為致富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