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區融媒體中心 2021-09-22 14:46
據平谷區融媒體中心消息,平谷區委五屆十三次全會工作報告明確指出,打造峪口、馬昌營、馬坊農業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帶,輻射促進全市現代農業發展。馬昌營鎮認真落實全會精神,按照《北京平谷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2018-2035年)》中關于馬昌營鎮生態有機農業和特色休閑小鎮以及農業高精尖技術示范展示帶的有關定位,結合鎮域有機農業發展現狀和休閑大會分會場18.27公里步道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積極規劃打造集都市綠色有機農業、都市休閑農業、農業科技創新和“農文科旅”相復合的京郊農業休閑田園綜合體,助推農業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帶建設,主動融入全區發展新格局。
打造特色休閑田園綜合體,馬昌營鎮有什么?
馬昌營鎮有機農業產業優勢明顯,是北京市菜籃子工程的優質輸送產地。馬昌營鎮的沱沱公社和諾亞農莊,均獲得中國、歐盟有機認證,種植有機蔬菜50多個品種,鎮域內有機基地面積2000余畝,帶動外埠基地面積4000畝。其中,沱沱公社獲有“北京市菜籃子標準化生產的優級基地”稱號。諾亞農莊獲得“優級農業標準化基地”“綠色生物防控基地”等稱號。
馬昌營鎮形成以綠色有機農業為特色、三產融合的都市型生態休閑農業鄉鎮發展目標。有機農業特色鮮明,以綠色有機食品為主,食用菌、有機蔬菜、苗木花卉產業突出,呈現特色化、現代化發展模式。
馬昌營鎮水資源條件優越,“田園水鄉”生態風貌獨具特色。地下水資源豐富,水網縱橫、池塘廣布,水鄉特色優勢明顯,泃河、洳河、金雞河、大龍河、小龍河、無名河等7條河穿境而過,全鎮17個村多數在河畔,林地沿河流水系帶狀分布,形成獨特水綠特色景觀。
馬昌營鎮農耕文化源遠流長,地域特色鮮明,民俗風情濃郁。廟宇等遺址文化眾多,歷史人文資源豐富。有毛官營豆片、盆窯燒盆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民間刺繡、剪紙窗花等傳統工藝,民間傳說、歷史故事、傳統民謠等眾多。依托優越的農田基底、生態環境,農耕文化源遠流長。
馬昌營鎮恰逢平谷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區建設及農業政策扶持機遇期。北京市及平谷區已出臺了系列政策,鼓勵農戶進行耕地保護、蔬菜穩產、轉產發展等。市區高度重視平谷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區建設,還將出臺系列政策推動農業科技創新。
馬昌營鎮有機農業發展已初具雛形,具有一定的基礎,但仍存在基礎設施老舊落后、設施標準有待提高,缺乏統一規劃資源整合管理等問題。打造特色休閑田園綜合體是把握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區及世界休閑谷建設契機,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提高生態有機農業標準,拓展農業功能及相關農業產業鏈,推動鎮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有益探索。
打造特色休閑田園綜合體,馬昌營鎮要干什么?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范?!币罁募幎?,結合鎮域實際,馬昌營鎮明確建設定位及思路: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目標,農民合作社為載體,生態農業為基礎,有機農業種植為特色,應用科技創新技術、增加農業休閑功能,融入田園水鄉資源、農耕文化,規劃打造都市綠色有機農業、都市休閑農業、農業科技創新農文科旅相復合的京郊農業休閑田園綜合體。
具體來說,馬昌營鎮田園綜合體將以農業生產及產品加工為基礎,以農業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力,以文旅體驗為引擎吸引,完善產業綜合配套,打造馬昌營鎮農業產業發展集群。其運營模式是由政府、農民、村集體和企業多方共同參與,明確每個主體的利益訴求,通過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分散經營,實現政府搭臺、企業主導、百姓受益。核心項目是以“京東沃土,有機田園”為主題,主要包括沱沱工社、諾亞農莊、漁歌子農莊三個節點。
沱沱工社。依托知名有機農業品牌沱沱工社,結合“互聯網+農業”的基因與品牌優勢,延伸農業休閑與農業雙創產業,建設有機種植區、有機大棚區、雙創休閑區、加工生產區、科技育種區、林下散養區六大功能分區,打造精品有機農場、鄉村星廚、啤酒工坊等特色項目,將其培育成為北京市社會大課堂基地。
諾亞農莊。圍繞都市農業,立足有機蔬菜生產,建設有機種植區、科創科普區、農業體驗區、加工生產區四大功能分區,打造集有機農業生物防治推廣與實訓基地、農業科技創新交流、昆蟲主題農業科普教育基地、有機蔬菜凈菜包裝物流配送、傳統農業觀光體驗為一體的農業綜合項目。
漁歌子農莊。依托現狀坑塘水系等生態資源,重點激活水產養殖,導入田園辦公,融入拓展研學,發展鄉村生態旅游,提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充實生態產品,優化生態空間。打造集漁業生產、養殖、加工、漁文化體驗、古風田園體驗等一二三產融合的漁業綜合項目。
核心項目整體規劃將突出三個特點,突出整體設計。依托休閑大會步道,對鎮域整體農業資源進行整合串聯,既有整體設計又有點上特色,形成全鎮域農業資源的深度挖掘。突出“農”的根本。以有機農業資源開發提升為核心,將服務農業生產、農業創意等作為配套設施全部內容,將農的特點貫穿到規劃設計全過程。突出差異發展。充分挖掘三個節點的獨特優勢,設定不同主題,沱沱工社突出農業創意創新,諾亞農莊突出科普研學,漁歌子突出“漁”文化娛樂體驗,形成差異優勢、互補發展。
打造特色休閑田園綜合體,馬昌營鎮要怎么干?
馬昌營鎮特色休閑田園綜合體打造取得真正的成功,實現農民增收、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文化產業為一體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模式”,除了科學規劃設計,更需要全鎮上下干部群眾持久不懈地奮斗。
抓好學習。將聚焦農科創等課題定期組織專題學習,督促鎮村干部學好政治理論、“五子”聯動、“三區一口岸”等,從而找準定位,提升新發展本領。
敢于創新。圍繞田園綜合體、未來康養規劃,深入思考,敢于創新,打造融入設計文化、鄉音鄉情、獨具平原特色的吃住行、游康娛鏈條,用小切口帶動大發展。
招商引資。用心用力用情做好服務,全力打造優質營商環境。倡導人人都是招商員,廣泛發動班子成員、機關干部和村干部調動各方資源,結合鎮域未來發展定位,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
保持穩定。全面加強疫情防控、防汛防火、“接訴即辦”、安全生產等工作,守住安全底線,維護安全穩定。
加強黨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從嚴管理不放松,從嚴監督不放松,以政治建設定向鑄魂,以思想建設凝心聚力,以隊伍建設強化引領,以組織建設夯實根基,以紀律建設防腐拒變,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和水平。
吳中區推進畜禽種質資源保護 打造硬核農業“芯片”
千秋偉業強基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46...
宜興白塔村:樹立黨旗飄紅、產業透綠、民生添彩的中國特色示范村
北京延慶:科技賦能 “小西瓜”成就特色“大產業”
文旅相融 打造多彩安圖 ——安圖縣旅游產業發展綜述
特色鴕鳥養殖成致富增收新出路
臨澤 特色產業廊道譜寫發展新篇章
河南全面啟動鄉鎮國土空間規劃編制 建設特色城鎮和美麗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