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9 15:38
金秋九月,五谷豐登,瓜果飄香,又是一個喜慶豐收的季節。
9月23日,在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來臨之際,由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主辦的2021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豐收中國萬里行”大型宣推活動走進江蘇宜興。
活動圍繞“慶豐收 感黨恩”的主題,通過“下基層、走邊疆、到田頭、采民風、興民事、惠民生”的直播宣推和記者萬里行采風方式,線上線下相結合,活動聯合農視網、央視頻移動網、騰訊新聞、抖音、快手、新浪、微博、百度、今日頭條、觸電新聞等10多個媒體平臺進行視頻直播,在4個半小時的時間里充分展示了宜興農業發展新成果、鄉村振興新面貌、建黨百年新成就。

上午9:00,活動在宜興市楊巷鎮稻田畫《建黨百年》前拉開帷幕,這里是無錫面積最大的連片種植水稻田,當地高標準種植8000畝優質水稻,被譽為“味稻小鎮”。在這里,稻田為紙、水稻為墨,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藝術畫躍然田間,寄托著農民對豐收的希望。近年來,當地通過實施江蘇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重點打造稻米產業融合示范項目。截至目前,楊巷鎮稻米產業融合示范項目共流轉集約土地近萬畝,實現了從育秧到收割、烘干的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

? ? ? ?在占地6000畝的蓮花蕩農場和楊巷鎮農業科技館、智慧農業信息平臺,主播帶領網友感受當地因地制宜,打造綠色生態農業,發展農旅結合一體化模式,感受宜興現代農業智慧化、綠色化發展的亮點。

宜興茶葉的資源稟賦優越、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源遠流長,在乾紅茶園、陽羨茶產業園,主播品嘗當地美味紅茶、綠茶,感受悠久的茶文化。

宜興享有“中國陶都”之美譽,在中國陶瓷行業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播探訪前墅龍窯、西望村,感受陶都深厚文化內涵,以及一代代宜興紫砂人如何不斷從傳統中求創新,將紫砂藝術繼續發揚光大。

在美棲村、陶都國蘭,主播領略當地以花為媒促增收,帶動產品深加工、觀光休閑三產融合新模式,從田地到花海的華麗蛻變。在白塔村,探訪當地如何在黨建引領下,舊貌換新顏。走進宜興特色民宿、特點景點,感受當地打造的美麗鄉村譜寫的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

宜興美食眾多,形成了別有特色的宜幫菜。美味的竹筍,清香的烏米飯、魚頭豆腐、咸肉煨筍、野蒜炒蛋、烏米飯、雁來蕈、金蟬脫殼、陽羨茶宴、張公豆腐、茶香竹雞 …… 一道道本土菜肴讓人著迷。

在陽羨溪山文化藝術中心的豐收集市上,宜興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萬年青向網友集中介紹了宜興市18個鎮(街道)的特色農副產品, 講述當地產業發展、品牌強農、鄉村振興故事。其中優質稻米品種豐富、本地蔬果琳瑯滿目、宜興茶滋味鮮醇甘甜,還有豬婆肉、王氏月餅等地域特色鮮明的非遺美食。?

共宜興市委常委、宜興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周峰向全國網友發出邀約,他說:“宜興地處蘇浙皖三省交界、滬寧杭幾何中心,歷史底蘊厚重、生態環境優美、經濟實力發達,是享譽中外的‘中國陶都’、‘教授之鄉’、‘書畫之鄉’,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等稱號。作為蘇南地區最大的農業板塊、無錫地區最重要的‘米袋子’ ‘菜籃子’,宜興歷來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圍繞農業園區化品牌化、綠色化、智慧化目標,加快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步伐,向著‘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農業農村現代化方向不斷前進。歡迎網友來宜興,體驗宜興特色的陶、茶、竹、美食、美景,在洞天福地感受千古梁祝情、在陽羨湖畔閱盡綠水青山、在太湖瀆區細品宜興美食,感受江南雅致、悠閑的美好生活”。

活動最后,主播與現場所有人員一起高呼“慶豐收,感黨恩,豐收中國萬里行走進宜興,豐收霸屏!”,活動在熱鬧的氣氛中結束。
(作者:馮娟)
第九屆中國京劇藝術節開幕
陜西首次開展博物館優秀展覽評選活動
俄農業出口發展中心:2021年俄羅斯對華牛肉出口同比增長超過200%
下午兩點!來看《鄉村振興促進法》直播宣傳活動!
2021年北京密云特色糧經作物豐收節來啦
農民豐收節 | 45秒看什么叫做鐵打的中國“飯碗”!
豐收的田野是最美的畫卷——寫在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即將到來之...
黑土糧倉慶豐收